香港的牛頭角迷你倉大火,兩名消防員殉職。不必如何檢討,開一百個聆訊委員會也是費時。悲劇原因,只有一個:消防員裝備齊全,預算不缺,向「西方先進國家」的「借鑑」也講過許多堂PowerPoint,包括美國「九一一」消防員怎樣救火,但大禍臨頭,皆無大用,因為香港的消防隊,在香港的實戰經驗不足。
這又要講回所謂的「港英」時代。不錯,「港英」殖民地統治萬惡,「港英」壓迫偉大的中國人民,讓香港中國同胞住木屋:芽菜坑村、愛秩序灣、石硤尾、大坑東──當然,「港英」時代那麼多中國窮人哪裏來?不是英女皇生養出來,而是中國人自己的國共內戰,排洩出來的難民──但是「港英」舊社會有一樣好:這種居住環境,三天一小火,五天一中火,三數月一大火,消防員時時出動:木屋、唐樓、徙置區、廉租屋、工廠大廈、洋房別墅,各種類型的火災,「港英」時代,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從一九五三年的石硤尾邨,到一九六六年的中僑國貨公司;從七十年代的筲箕灣漁棚,到一九九六年的嘉利大廈,「港英」幾十年火災紀錄繁多,消防員時時出動。像美軍,全球做世界警察,仗打得不夠多,也要多弄幾個火頭,找幾場仗來打打,練習一下,以免養尊處優。
那時香港火災,不是什麼大新聞,因為天天有。今日則商場地產、大廈加超速公路,這一代小孩在後木屋、後「港英」時代長大,物質豐富、教材電子化、理論氾濫,全球一體化,人人都是副學士、碩士,證書人皆幾張,卻不識人情世故,因為缺少江湖閱歷。消防員和警察的問題也一樣。都是水裏來火裏去的職業。這一行不是數學和哲學,而是物理化學和生物學,需要的是實驗室。
香港的社會環境變了:有許多理論,有許多政府指引,許多「溫馨提示」,但缺乏動作,以及從動作中修煉智慧的領袖。有許多「學者」,但不夠「行者」(孫悟空又名孫行者,取經過程,從不見這隻猴子與唐僧討論佛理,因為他不是一個Talker,是一個Doer),這是香港走向衰亡的其中一個死因。
致敬、唱歌、致哀、燭光會、傳送勵志短訊,不錯,一時之間「正能量」還高於福島海嘯後空氣測試得的核輻射,但就像巴黎恐襲之後人人聲言「我是查理」、而無法阻止下一次恐襲在布魯塞爾或伊士坦堡發生一樣。
因為時代不同了,為什麼連開車都可以用衛星導航,救火還停留在二十世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