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周記:脫歐利港樓 匪夷所思 - 劉兆昌

老樓周記:
脫歐利港樓 匪夷所思 - 劉兆昌

英國脫歐居然被業界認定為好消息,簡直是匪夷所思,意見認為留英資金將外流到其他地方和押後美國加息的時間表,間接令本港物業受益,壞消息當好消息;而事實上英國走資企業即使走向亞太區,也不一定選擇香港。
英國脫歐被催化了另一次金融危機的始源,特別是當地的跨國企業或富豪特別敏感,由於不熟不做和不同的外資提供不一樣的稅務優惠,部份選擇非英倫的地區、可選擇瑞士或德國等的歐盟強國,將大筆資產轉移來港的機會不會即時出現。無可否認全球走資在近年成為慣性動作,尤其是政治和金融穩定的地區乃他們投放資源之最,亞太區當中香港是數一數二,但會否大部份投放物業就不得而知,但心理上卻是正面的。
港樓自內地資金逐一敗退後,物業市場變成本地資金最主要族群,根據過去中原統計資料顯示,內地資金在新盤和二手市場所佔的比例跌至一成以內,已經不再是帶動樓價最主要原因,反而本港企業更加熱愛於投放資金買不同物業,以視作自用和投資用途,海外用家對本港市場了解度不深,亦受制於非本地居民要付BSD成本,投資資金較為高,未必選擇在現階段入市,所冒的風險也不少。當然物業被綁三年真正變成不動產。
求人不如求己,本港市場依賴本地資金,近月發展商用盡各種不同優惠吸引港客入市,投資氣氛稍有改善,但極其量是填補失去的購買力而已。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s://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