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帶:醫改 深港通都是糖衣毒藥 - 斯郎

一路一帶:
醫改 深港通都是糖衣毒藥 - 斯郎

政府準備改革醫療委員會,其實只是增加政府委任的委員人數,藉此提高投票人數,通過降低海外醫生在香港執業門檻,美其名是增加醫生供應,實質是幫助輸入內地劣質「股份」攤薄香港優質股。
政府經常強調香港醫生不足,其實不足的只是公立醫院醫生,因為醫療開支不足,公營醫生待遇及福利「估值」嚴重不足,才導致大批醫生流向私人市場。政府指降低海外醫生執業門檻,是解決公立醫院人手不足問題,但想深一層,海外醫生選擇來港執業正常來說只得兩種,一是高質素醫生來港賺錢,但既然賺錢就會選擇私人市場,對公立醫院有何幫助?另一是庸醫,在原本的國家無出路,便來港尋覓「第二春」,兩者對解決香港醫療問題皆無幫助。

不計科研學院,有質素的臨床醫生不會來公立醫院執業,就正如有實力的內地企業不會來港上市,例如實力雄厚的華為,剩下的一大堆爛燈,除了騰訊(007),已幾乎數不出有哪一隻表現好的股票。食衛局局長高永文表示香港醫生誤解改革草案,其實香港散戶何償不是誤解深港通對香港的好處。
市場熱烈期待深港通,很多人說深圳投資者喜歡科網股,而香港的科網股相比深圳的有很大折讓,預計開通後科網股會大升。其實深圳人要來香港買股票,根本不用透過深港通就買到,香港市場對A股無信心,就等如香港人對大陸醫療投下不信任票一樣,試想像將來講句「心口翳住」,由大陸醫生應診會聽得明嗎?

斯郎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