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讓「踢走梁振英」的聲音響遍我城 - 盧峯

蘋論:
讓「踢走梁振英」的聲音響遍我城 - 盧峯

梁振英近期不斷說,自己正專心目前的工作,不考慮連任的問題,最早也不會在九月前有任何明確決定。見識過梁振英回歸前後一再說自己N屆都不參選特首的謊言外,他說未決定爭取連任實在一點說服力也沒有,只是睜眼在說謊。他近半年來收起了過去好鬥的嘴臉,擺出較溫和的姿態,又強調自己有政績及跟市民親近,其實正是為連任籌謀,是在配合北京以「軟功」處理香港矛盾的新形勢。簡而言之,他的連任競選工程早已開始,目前不過在看北京的風向以及九月立法會選舉的結果而已。

說得越多越露底

最近他為了「造勢」接受傳媒訪問,從中港矛盾到「領展」爭議都談到。只是,他說得越多越露底,越反映他既不明白中港之間的深層矛盾,更沒有任何打算或方法紓解這些矛盾,只是繼續當北京的傳聲筒,應聲蟲。
根據梁振英的說法,香港與內地的矛盾源於爭奪資源如奶粉、幼稚園學位、產科床位不足……等,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已就這些問題採取措施處理,緩解了這些矛盾。只是有些人借有關矛盾進一步反共反中,演化為宣揚港獨。梁振英對形勢的解讀顯示他根本不明白為何中港矛盾越積越深,越來越尖銳。
是的,香港跟內地居民之間有部份矛盾的確跟資源不足與生活空間被擠壓有關。奶粉供應緊張,婦產科床位因內地孕婦湧港而不足,部份地區如北區的幼稚園、小學學額緊張等都跟內地自由行突然大量增加及政策跟不上形勢所致。但是,真正令矛盾發酵、激化及擴大的是北京中央政府不信守承諾,肆意踐踏一國兩制原則,又拒絕按基本法規定落實真普選。
從違反港人意願,強迫選委會成員轉軚,欽點梁振英在2012年成為特首開始,北京一直不斷把自己的旨意強加在香港身上,不住以一國壓兩制,侵奪香港的自主自治權。當中最顯見的是西環中聯辦強力介入香港的內部事務,多場選舉固然由中聯辦統籌操盤,立法會建制派政團同樣受中聯辦影響以至操控,由它指示他們如何投票。就以政改方案為例,建制派議員因自己的失誤拉隊離場,令政改方案被大比數否決,跟北京的部署不一致。在投票後,建制派議員第一時間不是向自己的選民或業界解釋,而是到西環中聯辦向官員道歉及解釋。他們的反應清楚顯示操控建制派政團的不是特區政府或梁振英,而是中聯辦及它背後的北京。這不正是西環治港嗎?

連任令死結更難解

除了把中聯辦變成凌駕特區政府的權力中心外,北京對港人的基本自由、權利也越來越蔑視,動輒踐踏以至剝奪。「銅鑼灣書店」在香港出版及售賣書籍完全合法,屬於公民的言論自由範疇,也是正常商業活動,沒有任何理由受到追究或犯上甚麼刑責。可書店的股東及員工失蹤的失蹤,被捕的被捕,還有人在香港被「強力部門」擄回內地,一度音訊全無。在被拘禁期間,他們連基本的人權都被剝奪,像人間蒸發那樣失去蹤影,沒有任何官方機構承認責任,也沒有人作任何通報。這種粗暴破壞兩制界線,損害港人的人身安全與自由的做法也是令市民反感、令中港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關鍵當然是政改。自中英談判以來,落實全面普選及民主就是市民的期望,基本法政制發展的條文也清楚規定香港政制包括特首及立法會將邁向全面普選。可惜,北京自回歸以後一直拖延,不管市民發動多少次和平請願,不管遊行人數有多少,北京仍寸步不讓。到前年佔領運動,數以十萬計市民不惜公民抗命爭取真普選,希望改變特權政治體制。但北京同樣不予理會,不肯作任何妥協,反而拋出831方案把普選變成北韓式偽選舉,徹底打破市民對民主的期望。正是這樣的橫蠻無理,才把市民推向北京的對立面,才令中港之間出現難以消弭的鴻溝。
因此,要紓解這些矛盾,必須促使北京徹底改變只重一國輕視兩制的路線,必須促使北京履行落實真普選的承諾。連這樣的道理也不懂,梁振英根本沒有能力緩解中港矛盾,由他連任更只會令中港的死結更難解。明天的大遊行以至九月的立法會選舉,我們得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用手上的一票向梁振英說不。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