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諗過點解不論任何種族,聯誼社交場合都也少不了跳舞環節?甚麼嘉年華、茶舞會抑或是去夜店,認識新朋友算係有啲嘢一齊做,加埋有少少身體接觸,感覺點都無咁尷尬。而最近心理學家亦有研究證實,跳舞唔單止令你哋快啲熟絡,只要在同一個節奏下共舞,對對方的印象亦會立即變深刻。
在心理學期刊 Frontier in Psychology 二月號發佈的報告*是加拿大心理學家Matthew Woolhouse 2014年的「眼球追蹤」研究的延伸。上次的報告發現,一起跳舞,大家的眼神會停留在對方的時間更長,於是今次他和團隊再深入查證當中有甚麼影響因素。他們分別招攬劍橋大學的舞蹈初班、參與開放日的學生以及街外人,分派到不同小組,確保全部人都是第一次見面。在設計調查時,他們加入不同條件因素:有些舞池有聽相同/不同音樂兩個組別,有一些則分別是聽快/慢歌,而各人都戴上不同顏色的肩帶,有部分是素色的,另一些印有貓公仔。結果顯示,聽相同音樂的群組,大部份都能記起共舞的人佩戴的肩帶顏色及圖案,而音樂的節奏就沒有明顯的分別。怪不得談談情下一句就是跳跳舞,周末不要去睇戲食飯飲酒,約出來將身體融入音樂節奏吧!
*研究報告: http://bit.ly/295jyAP
記者:馬朗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