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將至,不少香港人仍懷念事頭婆。愛民邨街坊余道之當年親睹英女皇來訪,印象中事頭婆作風親民;相比之下,他這樣形容來港的大陸高官:「我們香港人是文明的,不知他怕甚麼。」其實2008年習近平來港時都做過家訪,不過當時仍是國家副主席的他,保安安排跟女皇已經明顯有別;動新聞找來了第一身接觸兩位中英貴賓的居民,比較兩人的親民功力。
記者:蘇汝卿 攝影:陳海威 朱家駿 剪接:魏利民
保安寬鬆 自出自入
1975年5月,英女皇探訪當時有九龍模範屋邨之稱的何文田愛民邨 。41年前,跟很多街坊一樣,余道之亦親睹這位到訪香港的第一位君主。當年六歲的他在窗前踮著腳,望向對面大廈:「像過年一樣,四周都有人圍觀。突然有一個鬼婆走過來,後來我才知道她是英女皇。」余生說當時他父親恰巧要回家,過程也是自由出入,沒有保安阻攔。「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她沒甚麼特權,如果要封鎖,大可封我的家。」余道之更打趣說,若有人要射殺英女皇,簡直輕而易舉,從他的家拿起來福槍瞄準即可。
兩步距離 照常賣菜
英女皇經街市到康民樓探訪單位,當時賣菜的陳文湯和她只有兩步距離:「她穿粉紅色的衣服,戴白色帽和白色手襪。年輕的英女皇,當然美!」現時七十多歲的陳文湯,猶記得英女皇特意慢慢走,四周張望,與民眾揮手。他指過程約一小時多,警方就拆走欄杆,生意影響不大。
挑選最開揚受訪單位
當天不單保安寬鬆,港英政府事前挑選受訪單位也沒有背景審查,只是集中問康民樓六樓的大單位家庭。女皇探訪的家庭已經搬走,記者跟鄰舍鍾太聊天,她說房屋署人員也曾邀請她作受訪單位,只是當天要工作所以婉拒;從她口中,你會發現其時房署官員的選擇受訪單位的考量相當簡單:「我想政府問中間的這些家庭,比較開揚。」到當天約十一時,鍾太笑言不用到英國,英女皇就在她門前經過:「不需要關門,拉上鐵閘便可,沒甚麼吩咐。」她印象最深刻是同行高大的港督麥理浩,還彎下身,捏了捏她小女兒的鼻子,態度親切。
除了愛民邨 ,當年英女皇四天行程亦盡量貼近民眾,包括到訪街市,並親身踏足公共泳池,跟泳客零距離接觸;甚至港大學生會事前發聲明,杯葛一切慶祝活動,她也照樣訪問港大師生。對比中英貴賓,余道之對英女皇如此評價:「就算做下樣、做騷,起碼佢唔怕你。」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他表示,雖然英女皇是「鬼婆」,但感覺就似鄰居;反觀現時中共領導訪港,由擾民演變為恐民,就令他大惑不解:「現在大家都是黑頭髮、黃皮膚,是同種人,我不懂他怕甚麼。」余道之直言他並不戀英,只是覺得外國人起碼會尊重香港人。
回歸以來,中國領導人也曾到訪香港,這些受訪家庭有沒有導演和劇本呢?請留意下集動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