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資行出手 人幣離岸價反彈

傳中資行出手 人幣離岸價反彈

【本報訊】英國脫歐後人民幣滙率連日受壓,隨着英鎊及歐元略為喘定,昨日人幣開市中間價結束三連跌,升204點子至每美元兌6.6324人幣(升值0.31%),但之後離岸價一度走弱跌穿6.68水平,市傳有中資行身影干預,帶動離岸價反彈逾200點,在岸價亦表現平穩。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表示,離岸價開市時段,最低曾見6.6865,期後市傳有央行干預,滙率回升至6.66位置。他估計,因脫歐後市場對人幣呈現的「第一浸恐慌情緒」,應已大致反映,之後市況要視乎英國與歐盟的實際談判進度,但無論如何,人幣滙率很難重返脫歐前6.6以上價位,該行亦已調整對人幣年底滙率展望,由原來的6.66降至6.685水平。
人幣4時半在岸收市無起跌,報每美元兌6.6487人幣,6時半離岸價報6.6611,升227點子。
另外,財政部昨在港推出今年首批國債,完成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140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債,年期包括3、5、7、10及20年期,平均獲1.62倍至2.68倍超額認購,平均接納孳息率為2.79至3.81厘不等。若以超額倍數計,最受歡迎的年期為10年及3年期,分別獲2.68及2.49倍超購。
滙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財政部再次發行離岸人幣債,反映國際投資者對人幣資產需求持續增加;今年10月人幣獲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內,將進一步擴大市場對人幣資產的胃納。
財政部已連續八年在港發行國債,今年將分兩次在港發行共280億元國債,是次發行140億元後,餘下140億元稍後將向機構投資者及散戶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