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做總統 股滙新變局 - 王良享

特朗普做總統 股滙新變局 - 王良享

【金融焦點】
未來幾年,環球經濟與市場價格將繼續被各國的政治形勢拖着鼻子走。緊接着英國脫歐公投後,西班牙亦進行國會大選,美國總統大選則於11月初舉行,法國總統大選與德國國會選舉分別於明年舉行。今次脫歐公投得以舉行,純綷是因為英國首相卡梅倫於2015年英國國會選舉時許下的競選承諾所致,因此今後競選人的政綱將會造成市場的波動。
過去數次美國總統連任後的選舉年中,美國股市在下半年的表現都乏善足陳,標普500於大選前四個月內下跌幅度約2%至4%,原因是在八年後選民可能對執政黨不滿情緒上升,靜極思變,市場不喜愛不確定性,趁機獲利,美國股市進入「冬眠期」。選舉前,美元滙價下跌概率高,美國整體是負債國,對沖沽美元集中在大選前發生。同時,由於希拉莉與特朗普都公開表示反對主要貿易對手壓低其本國貨幣幣值,大選前將以此為題,令美元滙價情緒化,易於受極端保護主義言論影響而下跌。

如果希拉莉當選,民主黨有機會於參議院中佔多數,不過眾議院仍將由共和黨控制,實行大改革的機會低,美國財政政策改變不多,缺乏刺激下,美國經濟基調不變,不溫不火,聯儲局加息更加循序漸進,低風險低回報年代持續,美元滙價亦無上升誘因。
若特朗普當選,情況很不一樣,美國總統與國會兩院將同屬共和黨,令總統提案較易通過,美國政策可能發生大改變。依照特朗普在初選中的宣言看,美國政府可能會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刀闊斧減稅,增加政府支出,大興土木,增加一萬億美元基建項目,企業投資亦將回升,短期內經濟增長將提速,有利美國股市,尤其對建築、機械、軍工、航空、公用事業及醫療科技板塊特別受惠。
特朗普當選後施行極寬鬆財政政策,將會減少貨幣政策的負擔,加上特朗普若傾向換掉民主黨的耶倫,聯儲局加快加息的機會將提高。特朗普的保護主義外貿政策,可能導致美國向出口國如中國及日本徵收懲罰性關稅,令美國入口價格上升;移民政策收緊令平均工資上漲,同樣加快通脹上升,令利率趨升。再者,特朗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與減稅,將令美國財政赤字大幅上升,令美國國庫債券的風險溢價上升,長期利率亦會上升。

特朗普當選後,投資者可能因為聯儲局變得更「鷹派」而推高美元滙率,如果他同時推出新美國本土投資法(Homeland Investment ActII),讓美國跨國公司於一段時間內以超低稅率將海外盈利回調至美國,將推高美元的短期需求。不過,擴張性財策令美國財政赤字回復上升趨勢,貿易保護主義引來報復性行動令貿易赤字不跌反升,將對美元滙價產生長期負面影響。
因此,若特朗普當選,美國股市應持續上升;美國長期及短期利率都會上升,國庫與企業債券價格下跌;美元滙價則會先揚後挫。

王良享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顧問主管
《收市閒情》暫停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