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鐵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引入的9列國產CRH380A型號列車,早前被質疑有安全隱患。港鐵向立法會提交列車防撞測試報告,顯示列車的車身結構可抵禦時速25公里碰撞,風險已降至可接受水平;首列列車9月抵港後,將接受一系列測試。有專家批評碰撞測試結果不全面,批評當局對高鐵安全過於樂觀。
記者:鄭啟源
港鐵引入的國產CRH380A型號列車,早前被揭無法達到歐盟EN15227安全標準要求,港鐵事後為列車進行碰撞測試。根據港鐵呈交立法會的測試報告摘要,列車雖只能抵禦25公里的碰撞,未達到有關標準的36公里要求,但本港高鐵營運期間,會有訊號系統的防撞保護,經獨立安全評估顧問審核,確認碰撞風險已被降至可接受水平。
測試被指不全面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會議上,港鐵機電工程總經理梁志立指,廣深港高鐵有別於歐洲情況,列車在客運專綫營運,而且採用移動通訊及軌道電路雙重訊號系統保護,一旦列車出現事故,列車間距降低至保護區範圍,訊號系統便會自動減速及煞停列車避免意外,起主動防護效果,而列車避撞的被動防護裝置則較次要。其中3列列車已在內地完成測試,當中一列將於9月到港測試。
機電工程署署長陳帆補充,列車上4台訊號系統電腦,同時發生故障機會只有一百萬分之一,路軌訊號保護系統故障機會也是一百萬分之一,根據專家審核結果,兩者同時發生故障的或然率相當低,相信列車運作安全。人民力量議員陳偉業則憂慮,高鐵無論列車及訊號系統均為國產,形容鐵路隨時變死亡鐵路。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指,廣深港列車有至少4種不同型號列車營運,碰撞測試只模擬同款列車撞車情況,結果並不全面。他又質疑,溫州動車事故已證明訊號系統提供的主動防護並非萬能,批評當局對高鐵營運安全過於樂觀。
至於高鐵工程方面,港鐵指,截至5月底整體已完成80.8%,不過西九總站仍有挑戰,最近2個月部份承建商施工進度未如理想,原因包括承建商拒投入額外資源加快進度。港鐵已向有關承建商發出指引,但承認總站地盤仍缺約10%人手,欠300至400名工人,現正申請輸入160名外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