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叻叻分得清】30秒認識食用粉 生粉粟粉唔會搞亂

【叻叻分得清】30秒認識食用粉 生粉粟粉唔會搞亂

煮飯的時候,經常會出動生粉、鷹粟粉……但食用粉那麼多,又怎樣分辨呢?其實有不少食用粉用途相近,只是名字可能會因為不同地方而有不同命名,或者材料上有少許不同。以下是常用的食用粉用途:

1. 生粉(台灣稱:太白粉)
用途:醃肉、煎炸、製作中西糕點
成份:馬鈴薯、木薯

2. 鷹粟粉(台灣稱:玉米粉)
用途:打芡、醃肉、煮湯、製作中西糕點
成份:粟米

3. 低筋麵粉
用途:製作蛋糕
成份:小麥
註:蛋白質含量在8.5%以下,筋性弱

4. 高筋麵粉
用途:製作麵包
成份:小麥
註:蛋白質含量約由 12.5% 至 13.5%,蛋白質含量高,筋性強。

5. 蕃薯粉(台灣稱:地瓜粉)
用途:煎炸
成份:蕃薯


記者:李泳烔
攝影:梁志永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食用粉,但是其實有時候用途卻非常相近。

生粉原料多是薯仔,但與鷹粟粉的用法相似。

蛋白質含量高於11.5%的,多稱為高筋麵粉,主要用來做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