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退歐派竟然勝出公投,癱瘓了英國與歐洲的外交、政治與經濟,以至很多人的未來與家庭計劃,都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人質疑為何要公投,以至民主的價值;然而真相是,英國基層的政黨,背叛了自己的基層,於是大批工黨的長期支持者,改為支持退出歐盟。
這情形與香港最相似的是,一些長期打着勞工政策的民主政黨,只會把矛頭指向政府,卻漠視移民政策長期拖低人工的禍害;香港的泛民長期支持大陸新移民與大學生移民香港,而漠視受傷害階層的利益,由低技術的勞工,以至被大陸畢業生以低價搶學位與工作的年輕人,都因此拒絕主流只高談「離地」理念的泛民主派,結果令泛民在選舉得票比例不斷下降,甚至面對「傘後」、「本土」的狙擊,一如英國工黨被高舉「退歐」的獨立黨搶票的局面。
另一漠視的問題,就是分離勢力與民族主義,對基層所起的作用;英國ITV與BBC兩場電視辯論,退歐派重複了幾十次簡單易明的金句:「取回控制權」(Take Back Control),退歐主將──現時隨時繼任首相的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辯論訴諸於英國人民族感情「約翰牛」(John Bull)的手法,高舉要相信自己國家,把公投變成英國人的「獨立日」,結果立竿見影,令那些原本對政治較冷漠,教育程度較低的國民,不理平日支持的黨派,改為支持「英國獨立」(於歐盟),這是政治藝術的最高表現;對香港人的啟示,就是「本土」的政治能量,原本是可以用這種形式釋放出來,來改變議會的平衡,在比例代表制之下,攻陷保皇黨的壁壘,而不是和泛民政黨自相殘殺。
贏得選票容易,解決問題則困難;退歐派似未估計過自己會贏,得勝後反而進退失調,既被歐盟公開脅迫盡快走,同時被蘇格蘭威脅要公投獨立;如果退歐派無法擺平保守黨內留歐派的反撲,失去了國會半數的領導地位,新首相隨時要提早大選;一旦大選的結果是留歐派勝出,由於英國的公投只有「建議」作用,而最終決定權仍在國會之手,則一切會回到原點,英國將留在歐盟;未來幾個月各政黨的合縱連橫,將令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