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節今報名三橋三隧上破風

單車節今報名
三橋三隧上破風

單車節今日(27日)報名,今年路線增長最多2倍,本報進行路面實測「三橋三隧」的50公里挑戰組路線,沿途充滿考驗,既有強烈側風的青馬大橋及昂船洲大橋,以及新增的「攞你命斜」1公里尖山隧道;負責管理有關路線的前港隊單車手梁志賢指出,沿途設3個檢查站,需要參加者在指定時間抵達,否則須登上收容車,故參加者平均行車時速需達23公里或以上,才能踩畢全程。

記者:蔡朗清

旅發局於9月25日舉行第二屆單車節,挑戰組路線距離由去年35公里增至50公里,限時2.5小時完成,沿途設3個檢查站,若未能在指定時間通過,參加者需縮短路程,或登上收容車離開;悠遊組由10公里增加至30公里,限時2.15小時,同樣設3個檢查站。

本報日前跟前單車節活動管理(路線)梁志賢(Kenji)實測50公里路線。Kenji沿路表示,挑戰組長度增至50公里及需限時完成,又經三橋三隧,是技術、速度及耐力考驗。他說,2.5小時騎乘時間,均速時間要保持23公里或以上。參賽者第一個限時難關,早上5時30分在尖東起步,必須在6時45分完成汀九橋段才許進入青馬大橋段,否則須縮短路程,經南灣道並繼續其他路段,「呢段路大約19公里,平均時速要16公里或以上,先趕及關閘。」

Kenji續稱,起步行至柯士甸道轉入高鐵地盤一帶,車手小心操控單車,因路面有不少沙石及水渠蓋,易釀炒車,應減慢車速;轉入西九龍公路應加速至時速25公里或以上,但行走青馬大橋時,因側風比較大,參賽者注意單車遭強吹至移位跟旁邊單車碰撞,新增汀九橋段側風相對較少,「去到近馬灣折回點,去年有參賽者趕唔切慢速炒車,今年大會改善路況,預早擺放雪糕筒提醒車友減速。」

他說,第2個限時難關是早上7時前需抵達南灣隧道入口,故車手平均車度需保持20公里或以上,否則要坐收容車;達標後續走昂船洲大橋段時,初段斜度約4%,車手不要谷盡以保存力量,至下滑長命斜加速至30公里,「但小心快速轉彎炒車」;之後挑戰最後的限時關卡,早上7時半前完成整段賽道最陡峭、最吃力的尖山隧道段,「車手踩到呢度約35公里,體力都消耗好多,再要挑戰呢個6%斜道尖山隧道,全長約1公里,都幾吃力,相等新娘潭既斜度,但車手平均速度要最少至保持時速15公里,先至達標。成功過埋呢段路後,一定可以走畢全程。」記者現場所見,感覺尖山隧道段無盡的向上斜,考驗車手耐力。

Kenji補充說,平常由沙田騎單車到大尾督,平均車速達25公里,想信可以應付今次50公里活動;至於30公里悠遊組,參加者平均速度需要19公里或以上,最大難度是昂船洲大橋一段,小心側風,「平常騎單車能夠喺45分鐘以內由沙田踩去大埔,參加30公里悠遊組應無問題。」

Kenji又指,挑戰組去年只限公路車,今年准許可使用爬山車參加,但因為爬山車車身較重,建議參加者應採用較幼的爬山車車胎,或增強體力,才能在限時完成50公里。

旅發局發言人表示,巿民參加50/30公里活動均需通過單車投術評核,包括集體起步測試及窄路掉路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