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撈麵始祖 魚蛋麵僅賣$15大埔草根食店 後日收爐

港式撈麵始祖 魚蛋麵僅賣$15
大埔草根食店 後日收爐

【本報訊】踢過足球賽後吃一碗牛腩豬手撈麵,放學後三五成群以煎釀三寶祭五臟廟……大埔墟運頭街「好運店」,是陪伴大埔人長大的草根食店。20年來,好運店的價錢最能抵抗時代洪流,最便宜的魚蛋麵只售15元。不過,辛勞半生的老闆娘廖太和丈夫已定於後日退下火線,光榮和食客說再見。
記者︰廖梓霖

好運店老闆廖先生在酒樓做廚出身,20年前和妻子、3名妹妹創立食店,由開業之今也是售賣魚蛋燒賣、煎釀三寶、撈麵和碗仔翅等港式小食,服務附近的中學生、老人院住客、基層市民等。

大埔好運店經營逾20年,是區內居民的集體回憶。夏家朗攝

多蒜濃味迎合學生

店內最受歡迎的食品,要數鋪滿配料的蒜茸撈麵。老闆大兒子阿文笑說,好運店算是港式撈麵的始祖,最初開業時,學生口味偏濃,尤喜加辣、多蒜,廖先生遂投其所好,自製蒜泥、腩汁取代麵湯,撈滿整碗麵,再加上大量香口配料,結果養出一班由幼稚園吃至大學畢業的老饕,「爸爸好人,成日免費搭條菜畀學生,健康啲嘛。」
開業初期,每份有4個餸的撈麵,只售10元,好運店多年來更只曾加價數遍,至今魚蛋麵仍以15元一碗出售。
除了價錢便宜,食店最有名的是永遠笑臉迎人的廖太,她指,顧客吃得開心最重要,若非來貨價太貴,也不會貿然加價,「冇理由要學生勒緊褲頭,咪咁多年只加一、兩蚊囉。」
廖氏夫婦的食店養大了3名子女,每日5時便出門,回店舖開爐煮食,直至黃昏才關門。說起結業決定,今年50歲的廖太最感不捨,和丈夫及其3名妹妹足足考慮3年才決定退休,因多年來見證不少食客長大,更有人連心事也會與她訴說。令慈父慈母放下工作的,是孝順子女的苦口婆心。廖太笑稱,後日光榮退休後將「聽仔女話」,專注湊孫、旅行,開展人生新一章。欲一嘗滋味的食客,要把握機會了。

老闆創製偏濃口味的蒜茸撈麵迎合學生。

【食客心聲】

陳先生

「連鎖店越開越多,但呢度啲人情味代替唔到。」

周小姐

「呢度啲薯餅好脆,好食過麥當勞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