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樂(341)在網絡世界被人惡搞為「太刻薄」,在最新一份業績報告裏充份反映,同時亦揭示了港企在內地經營失意的真實故事。
去年9月底,大家樂快餐有158間分店,今年3月底最新有157間,減少1間。但集團總員工數目,就由9月底的18,028名,減至今年3月底的17,575名,少了453位,減幅達3%。
做餐飲是辛苦工,流失率高是常識吧,但大家樂在行內走完難請之程度,卻是多間連鎖店最嚴重的,說穿了,不是薪酬問題,而是一份長期得不到尊重的感覺。大家樂由早餐開始,到午飯、下午茶以至晚飯,顧客長期要排隊輪候拎餐,員工長期瘋狂加班,部份人由清早開舖「直踩」至晚上關門,工時長達16小時。
親眼見過分店經理,由早餐開始落order,直至夜晚仍在場,已經不奢望有笑容,雞扒細到似未發育都算數,但求咖哩飯冇異味已心足,食頹飯食到如此沒有要求,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去年大家樂香港生意有64億元、平均價單32元計,送餐達2億份,即每日有近55萬份。
在大家樂門外貼了一張招聘廣告,「你的一個決定,成就美好前程」。詳列各職位的最高薪金,清潔/水吧約萬元、收銀月薪可達萬一、廚師萬八、大廚二萬一、經理二萬六。早前有大廚投訴加班冇補水,首席執行官羅德承回應指,「一般大廚屬經理級及管理層,其實是冇OT補水的」。CFO亦講,「除了分店管理層,基本上所有員工(OT)已按其底薪,給予時薪……我哋本身就像大家庭。」
有些說話,本質上難聽過粗口。因為真正的管理層,對外是一套口吻,對內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去年大家樂中期報告,集團口口聲聲話:「我們重視吸引和保留人才的競爭力,薪酬待遇均參考市場情況、個人經驗、資歷及職責而釐訂。」最新報告就話:「在競爭激烈的勞動市場,招攬及保留人才仍然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集團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及待遇,提倡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文化。」
表面上冠冕堂皇指重視員工,要work-life balance,實際上是無止境的「地獄更表」,以及從事體力勞動的大廚OT無補水。對員工刻薄,食物質及量難道會好嗎?引述一位網友在fb留言:「多年前,我和女兒在拎餐時,隔籬中年男人也是拖着女兒,中年男人也是拎餐,他(雙手)拿起個碟,很誠懇及可憐的語氣同經理講,可唔可以畀多啲?」他們及我們不是來施捨,是真金白銀付錢的!
大家樂過去一年市場推廣支出增加約一成,至1.12億元。最近斥巨資請埋黃子華拍廣告,亦救不了企業差劣形象。廣告sell人情味,但大家樂最缺乏的,就是人情味。最新派了35仙特別息,全年派息比率超過130%,對股東「大家樂」、但對員工卻「太刻薄」,最終結果是「大檸樂!」
P.S.內地生意四年蝕兩年
大家樂年報中披露,中國分部業績是5,306萬元。不過計及折舊攤銷、減值虧損及稅項,中國業務溢利實際是蝕近3,000萬元。過去四個年度(2013至2016),大家樂中國溢利分別是蝕723萬、賺4,197萬、賺583萬,以及蝕2,955萬元。
管理層每年都強調中國是增長動力,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市場,真實的情況是衰過雞肋,「食之無味、棄不可惜」。
中國每年生意額達10億元,結果是慘淡收場,三位羅氏家族管理層:羅開光、羅碧靈、羅德承,2015年總酬金為2,080萬元,較2014年度多242萬或13%。最新年度公佈,估計三位照舊「大家樂」。
股榮
https://www.facebook.com/stockw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