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貢糧船灣地質公園坐擁稀有地質奇葩,從萬宜水庫東壩可飽覽世界級六角形岩柱。漁護署本月於萬宜地質步道末端建成一條約50米的木橋步道及可承載約200人的觀景台,遊客可近距離觀賞以往難以接觸的海蝕洞。有遊人及地貌保育專家認為,木橋步道有助見識罕見自然景觀,但有生態教育人士批評步道影響天然環境。
記者:梁佩珊
以往行山人士手腳並用,沿岸邊的岩石綑邊行峭壁,才可近距離一睹海蝕洞的形態。但今月初,該處築起木橋步道,環繞萬宜水庫主壩和副壩之間的水潭修建,只要站在距海蝕洞口約11米的觀景台,即可近觀天然海蝕洞。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表示,木橋步道屬小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有限,且步道可減少以往行山客險行綑邊的情況,亦可讓更多人認識海蝕洞地貌形態。他認為衡量優點與缺點後,木橋步道可接受,而建築物料是特別篩選,不會過份影響自然地質。
不過,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指木橋步道破壞天然環境,「一來影響自然景觀,二來增加了人流會造成破壞。」他認為推廣大自然不在於後加設施,而在於教育,如使用木橋步道的人流不及預期,將與大白象無異。
漁護署︰沒影響植被
漁護署回覆稱,步道建於萬宜水庫東壩的人工水池,施工並沒有對植被及生態造成影響,而且座落於主壩的盡頭,對周邊景觀影響輕微,工程師亦選用合適的物料,使設施盡量與環境配合。
記者採訪當日,有不少遊人前往東壩賞奇石,雖有人認為木橋步道破壞天然環境,但行山客簡先生不認同,反而認為可減少意外,亦不認為會增加遊人胡亂塗鴉和扔垃圾的風險,「未必有因果關係,好睇公民教育嘅問題;如果要塗鴉嘅話,周圍都可以塗,係睇人本身素質嘅問題。」
遊人鄧小姐常到海外行山,認為步道與岩石地貌仍有距離,不會影響生態,她指只要規劃不過火,便利公眾認識自然景觀有其必要性。
【東壩前往方法】
1.西貢市火山探知館設觀光巴士地質導賞團,詳情致電2394 1538
2.乘西貢市中心開出的94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96R巴士(僅周末及公共假期行駛),經北潭涌後下車。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9公里
【市民心聲】
鄧小姐:
「唔覺會破壞生態,話破壞嘅話,入嘅路都唔使嚟。」
程詩灝:
「一來影響自然景觀,二來增加了人流會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