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豬,網絡潮語,意指對社會大事漠不關心的人。網名「蜜爪」的24歲年輕攝影師曾敏琳,就以此為題,舉辦處女攝影展「豬與她的遺書」。灰沉色調、刻板校服下,是戴上白色豬面具的少女。「所謂遺書,其實係同麻木告別。」
視若無睹只因無力
飲鉛水可以延年益壽?網絡23條只憑感覺點算投票結果?以超現實鏡頭,為荒謬現實作無聲吶喊。「希望可以藉相片引發其他人反思,令更多人關心我哋生活嘅城市,一齊搵出路。」拒做港豬的小妮子說。
「無諗過引起咁多迴響,好多人喺網頁留言,話唔想做港豬,只係現實太無力。」剛自伯明翰城市大學攝影系畢業,一臉稚氣的蜜爪,鍾情社會議題創作。「我覺得任何藝術,都應源自生活。」愛逆光拍攝,鍾情cosplay,攝影風格帶點東瀛味,卻不離地,也非一味唯美。填鴨式教育、由金蛋變瘟神的自由行政策,甚至關愛座引發的公審風波,既是網絡熱話,也是她鏡頭下的題材。
「豬,習慣被圈養,最鍾意人云亦云。」社會大事嘛,統統淪作黃子華口中「係咁㗎啦,好出奇呀!」冷眼旁觀,不聞不問。只是,蜜爪謂,鬧別人港豬好易,但她深信,無人甘心做行屍走肉、做別人眼中的豬。「好多人只係對現實無能為力,所以寧願視若無睹。」
曾幾何時,她直言自己也是一名港豬,但是與很多同年代的年輕人一樣,新界東北發展,是她關心社會的成人禮;傘運則是她將關心化作具體行動的分水嶺。
「多得老師鼓勵,一年多前開始喺自己facebook上載攝影作品,分享自己對時事嘅睇法。」累積了一定數量的支持者,半年前,獲本地畫廊tgt gallery賞識,以「港豬」為題,邀請她籌辦影展,呈現對社會議題的看法。她表示:「展覽可以同參觀者直接溝通,聽吓佢哋嘅意見。」展期至本月26日,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tgt/ 。
■記者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