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獨立電錶熱水爐 迷你倉有人住

備獨立電錶熱水爐 
迷你倉有人住

【迷你倉四級火】
【本報訊】九龍灣時昌迷你倉發生四級大火,消防處曾指迷你倉密封式的設計,間隔恍如迷宮,以致撲救困難。《蘋果》繼續巡查全港迷你倉的情況,發現有人將迷你倉當劏房入住,倉內設獨立電錶,全層6,000方呎有114個細倉,到處佈滿消防陷阱,逃生門上鎖、沒有自動灑水系統及通道狹窄,有消防專家擔心一旦發生火警,租客性命堪虞。
記者:莊建鑫 阮 斌 彭碧珊

記者昨到荃灣迷你倉查看,有女子一身街坊打扮出入。莊建鑫攝

位於荃灣灰窰角街一幢超過45年樓齡的工廈,其中一樓全層屬於一間迷你倉公司,記者上門查看,全層間作125個倉,其中114個屬存貨的迷你倉,由木板間隔,鐵門做閘;每條通道約兩呎半闊,沒有自動灑水系統,僅得兩支滅火筒和消防喉,設計看似與一般迷你倉無異。不過其中有11間稱作商務中心的迷你倉,就特別以裝有木門設計,除作辦公室用途外,記者發覺原來有人居住。
「𠵱家應該唔得(居住)喇,因為發生咗火燭!」該迷你倉職員帶記者參觀「商務中心」時,叮囑不能入住;又指自時昌迷你倉出事後,消防即派人突擊檢查,查問消防設施問題,「如果消防check到有人住,會俾人釘牌」。
但職員開放所謂的商務中心,卻見有人放置床褥,房間有冷氣機及寬頻上網設備;另一間更有人正在睡覺,職員急急關門,其後職員稱不知道會有人居住,「佢哋可能過咗夜晚先搬張床入嚟,我哋就唔知」。不久,記者就見到有一名身穿短褲、拖鞋的街坊裝女子,步入剛正有人睡覺的房間。

有倉庫內放滿煮食用具。

迷你倉內女廁設有熱水爐。

「商務中心」放置床褥

及至當日傍晚,記者向此房間的租客查詢,甫開門就見到有床褥、結他等物品,男租客先否認入住,僅稱從事運輸業,因為離家近才以數千元短租上址,但不肯說明租用用途。
該層佔地約6,000方呎,共有3個出入口,其中兩個設電子拍卡系統;另一道後門則為裝有兩個門栓的大鐵門,正門入夜更會落閘關上。記者曾問及一旦發生火警,電子門失效時難以逃走,職員即指可從鐵門開鎖離開,但與平時的逃生門大相逕庭。

《蘋果》發現荃灣有迷你倉有人居住,與劏房無異。

記者昨拍到一倉庫放有床墊及衣物,惟晚上已被移走。

茶水間放滿煮食用具

此外,倉內各個細倉分佈在6條走廊,11個「商務中心」大部份設於長長的走廊盡頭,現時僅剩兩間未租出,面積由70至130平方呎不等,租金每月最平2,100元,最貴4,400元,比同層其他鐵皮迷你倉的租金最多高出10倍。記者還見到洗手間內有熱水爐,另一茶水間則放滿煮食用具,當質疑是否可供入住時,職員就解釋:「係可以沖涼,租房嘅就免費,但租倉要用嘅就收10蚊一次。」
事件被踢爆後,記者昨晚再返回現場看查時,卻發現之前涉嫌有人住的迷你倉內,床褥已被人棄於行人路垃圾桶旁。
工程師學會消防分部發言人林振敏擔心,如真的有人租迷你倉入住,不但逃生困難,亦難以評估居住的危險性,「係完全唔知成層嘅倉放咗啲乜嘢易燃物」,他批評如經營者發現有人違規應主動監管,「𠵱家迷你倉係冇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