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
留歐派三令五申警告英國脫歐將引發經濟危機,但仍挽救不住選民的離心,如今大局既定,脫歐為英國經濟帶來的短期波動,率先反映在英鎊滙率;中長遠而言,英歐將進入歷時經年的談判,才能重新敲定經合關係,令英國未來商貿、投資及就業皆起伏難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脫歐對英國帶來經濟不穩,最壞結果是明年陷入經濟衰退。
卡梅倫政府在公投前曾發表報告,指英國由脫離歐盟,至重新簽定國際貿易協議的過程可能需時數年,其間英國經濟將進入「長期迷惘」。歐盟佔英國出口總額約45%,如英國跟歐盟談判後未能保留在歐洲單一市場內,或面臨失去歐盟4.4億消費者的龐大市場。世界貿易組織(WTO)則預料英國脫歐後,出口業每年將承擔額外60億英鎊(約650億港元)關稅,未知要過多少年才能與歐盟恢復自由貿易關係。
料流失82萬份工作
英國過去憑可靠法制、金融機構以國際通用的英語運作、法律及會計人才濟濟等優勢,吸引國際銀行、證券經紀商及企業進駐,多達60%非歐盟企業都以英國為歐洲總部,比德國、法國、瑞士及荷蘭加起來還要多,但此光環或恐褪色。有銀行及汽車製造商已表明會把就業職位撤出英國。經濟及商業研究中心總監科夫說:「很多企業利用英國作為打通歐洲的門戶,不少已表明將會在脫歐後,把總部由倫敦遷到歐洲其他金融中心。」
有官員預料英國將流失82萬份工作,到英國工作的移民會減少,窒礙經濟增長。目前約150萬英國公民居於歐盟成員國,歐盟則有300萬公民住在英國,據脫歐前的規定,英國投資經理、會計師及律師等專業人才能自由到歐盟國家工作,但未來英方將要為此討價還價,人才出路或受阻。
高偉紳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斯威廷認為,公投結果帶來了政治及貿易挑戰,嚴重影響企業開拓英國及歐洲業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形容,脫歐對英國帶來的經濟不穩「負面而實在」,最壞結果是明年陷入經濟衰退,至2019年的經濟總量比原本預測下跌5.6%,失業率比現時增加5%。專家亦警告英國的AAA信貸評級或將被下調。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