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在金管局嘅網誌「匯思」(6月17日)撰文指本港中小企及初創企業在銀行開戶口不容易,據調查所知,平均約有10%開戶申請被銀行拒絕。「信報」(6月18日)報導:「他稱,金管局要求銀行在設計和實行客戶盡職審查措施時,採取『風險為本』做法,但不應該『一刀切』,而是要因應不同類別的客戶、交易或服務的風險差異,合理地區分風險。他強調,『風險為本』絕非『零風險』,即是說銀行不應矯枉過正,試圖排除所有客戶可能涉及不當行為的風險。」
一位賓架早上睇完呢段新聞,幾乎連杯伯爵茶都飲唔落,指神又係佢,鬼又係佢,今日銀行之嚴格要求客戶提供開戶口之金錢來源證明及背景資料,皆源於金管局之KYC及AML之要求,審查時漏咗些少資料,都會被金管局阮國恒所主持嘅部門抽秤到暈。一喲賓架就曾被阮先生手下召見過,滋味並不好受。勢估唔到,阮先生會指導銀行:「風險為本」絕非「零風險」,真係官字兩個口嘅典型。香港嘅按揭貸款,歷來風險甚低,呆賬撥備遠遠低於中小企信貸,有大量歷史數據做證明,但金管局對按揭貸款極嚴格限制,為換樓中產構成障礙,目的為何?為政治目的服務而已,特首話要用辣招,金管局點敢唔配合埋一份?
除咗KYC、AML之外,還有一個名詞叫做PEP,校友H就係其中一位,佢話佢係全國政協委員,自然係一位PEP (Politically Exposed Person),於是受到銀行特別關注,好多年前佢未成名之時,在太太服務嘅銀行開咗一個理財戶口,貪方便而已,依家就成為「不方便」,因為銀行一為「利益衝突」,二為「PEP」對佢將戶口啲錢移入移出睇到實,不時詢問,令佢不勝其煩,想話將戶口搬去老友記賓架S嘅銀行,熟朋友都係咁話,賓架S對校友H講:「唔好攪我嘞,你係PEP,零舍麻煩,我地對新戶口要問好多嘢,一定令你唔高興,無謂啦!」校友H未有作罷,想搞特事特辦呀,銀行冇呢支歌唱。又有校友C在一個美資行私人銀行部門開戶口二十幾年,最近美資行出售PB業務,由歐資行購入,原本以為轉過一間銀行箒,點知歐資行要求不少美資行舊戶口填報全新資料,追查戶口資金來源,校友C為之媽媽聲,因為歐資行要索取證明佢戶口內點解有咁多錢也,你估歐資行嫌戶口多要趕客乎,非也,無非為咗應付金管局及英美歐盟監管之要求而已。阮國恒還要講風涼話,賓架梗係吹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