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港兩地最高反貪機構,中紀委、廉政公署如何確保各自的獨立性、公正性,不只攸關反貪機構的聲譽,更攸關兩地反貪的成效和前景。但令人遺憾的是,中紀委、廉署都面對選擇性辦案、選擇性檢控的質疑,對今明兩年香港立法會選舉、選委會選舉及特首選舉的影響也備受矚目。
中紀委查港澳基本法委員會
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就任後掀起反貪風暴,至今已把175個省部級、軍級黨政軍幹部拉落馬,儘管輿論質疑反貪成為中共權鬥工具、質疑中紀委辦案手法猶如明朝的東廠西廠,但大規模、持續數年的反貪行動,還是在官場形成了一定的威懾力,也令人對中共在涉港澳事務官員中打老虎有所憧憬。
中紀委周三舉行新一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宣佈將對32個黨組進行專項巡視,包括全國人大機關黨組、國務院港澳辦黨組、國務院僑辦黨組等。中紀委還特別指明,全國人大機關接受巡視的單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只有12人,中港人士各半,竟然被中紀委點名,恐怕不無內情。這是繼今年初中紀委派駐紀檢組到港澳辦後,再次劍指港澳。
中紀委巡視組不只負責調查官員的貪腐問題,也負責調查官員的政治紀律問題,即官員是否執行習近平與中央指示。香港基本法委員會被列為巡視重點,或許是習近平、王岐山不滿中國有關官員的工作表現,不一定涉及官員貪腐。值得留意的是,「粗口大狀」馬逢國北上訪問後曾引述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表示,北京對付港獨「要槍有槍,要炮有炮」。張榮順這番言論,曾被質疑有違中央政策。
至於收受澳洲公司巨款的梁振英,如果他不是中共地下黨員,可能不在中紀委巡視組接受舉報的範圍,但包庇他的中聯辦、港澳辦官員就不能不接受中紀委管轄、調查。梁振英能避過立法會和廉署調查,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又曾聲稱北京早已知情,其中的因果難免引來猜測。
或許是巧合吧。中紀委剛宣佈針對港澳官員的大動作,香港廉政公署就起訴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涉嫌隱瞞接受壹傳媒集團前主席黎智英25萬元。梁國雄是否行為失當是一回事,廉署的檢控是否獨立、公正則是另一事。梁振英收受澳洲公司5,000萬元的事件,湯顯明宴請中聯辦官員事件,何曾見政府檢控?有法律界人士質問:這種親疏有別式的「依法辦事」,也叫法治嗎?
監察廉署須靠立法司法傳媒
「香港勝在有ICAC」,而ICAC勝在有I(Independent)。一旦廉署獨立性頻頻受到質疑,甚至失去獨立性,就難免令人擔心其能力與前景,擔心其蛻變成中紀委式的機構。中紀委是中共的組織,但其司法權力已超越公檢法,更實質上成為中共總書記、中紀委書記的「打手」。中紀委劍指港澳,不見得可以肅清涉港澳事務官員的貪腐,但必定會把中共的權鬥延伸至港澳,令香港三場選舉陷入更深的泥漿戰。
對香港廉署而言,能否維持獨立、公正的形象,既取決於如何處理涉及特首的投訴,又取決於如何處理涉及不同政黨人士的投訴。廉署在官方網頁上強調:「案件涉及行政長官,廉署定必不偏不倚、公正獨立地依法處理,並依照既定的調查程序,向獨立的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匯報有關案件。」然而,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越來越多梁粉,主席譚惠珠更是老牌中共紅人和梁粉,其獨立性成疑。今時今日,對ICAC的監察只能依靠立法會、司法及傳媒。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