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十年前一晚,梁劍華放工回家累透了,大門和鐵閘還沒關上便倒頭睡。半夜警察拍門,他夢中驚醒,「以往有差佬拍門就大鑊,唔知衰乜。」原來提醒他鎖好門窗。坐牢十多年,那時他剛獲釋,內心卻從未如此平靜,「唔需要再夜媽媽呯呯嘭嘭頂門,或者一有風吹草動就諗點走,可以正正常常咁做人。」出獄後他開設清潔公司,聘請他眼中的「同學」,讓他們「放學」後再上學去。
梁劍華今年57歲,年輕時加入黑社會,早年犯事坐牢,出獄後仍沒悔改,直至1992年因販毒判監20年,2005年獲釋,但人到中年,「覺得厭倦,開始去諗係咪要繼續落去」。多年來沒做過一份正職,那時他找到一份碼頭工作,負責擔米,辛苦得每日都想放棄。直至那晚警察拍門,才知辛勞背後是一份生活的安寧,「唔使好似以前咁,要驚要避」。
由工人做起,梁劍華眼見「同學」相繼「放學」,拉他們一起工作,「原來自己做到,都可以帶埋其他人做。」2008年他開設奮駿清潔工程公司,現有約30名員工,大部份是更生人士。他是過來人,更明白這班「同學仔」的心態,有時返工等收工,或是無故失蹤,他仍不斷給予機會,「佢有一日開工,起碼佢有一日唔會去做其他古靈精怪嘢。」
聘釋囚導入正途
梁昨日第4次獲得善導會傑出善導僱主獎,他願意重提,因為已能面對自己,「唔會再行番轉頭。」他說成立公司之初,一班「同學仔」會被諷「垃圾」、「死老同」,他坦言社會仍未完全接納更生人士,希望更多僱主給予他們機會和包容。
另一更生人士邱巧玲曾因誤交損友及經濟問題,犯下盜竊等罪行,先後接受感化及入獄三次。雖是重犯「黑手」,但仍獲懲教署批准在獄中修讀課程,並取得寵物美容師資格,現儲錢開寵物店,一展所長。她感謝家人不離不棄,更勇於向別人坦承過錯,「做得出唔怕認,最緊要自己有信心」。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