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坎村書記被失蹤又被認罪,無意中和香港的銅鑼灣書店「人質」被訪問的情節,無比吻合。難怪有人慨嘆「今日烏坎,明日香港」。
話說有線中國組記者林建誠跑到烏坎,實地採訪,巧遇東海鎮副鎮長,記者當然埋身追訪。
這種做法在香港司空見慣,但內地官員即使來到習李年代,仍然頑固橫蠻不講理,對四周記者呼喝指罵,又用雨傘揮擊驅趕。
好一個林建誠,挺身而出,喝止村官暴行,擋在了攝影鏡面前,保護同事安全。村官惱羞成怒,說了幾句「國情教科書」的金句。
他首先問:你們這個態度當記者,我不客氣的!我還真不知道做記者要有甚麼態度,斟杯茶你飲好唔好?記者肩負監察權貴功能,這是大陸蠻官所不能接受的「僭越」。國內習慣記者是「喉舌」,是聽黨指揮的傳聲筒,不要說咬主人的手,滴了口水在手背也要挨罵。難怪那個村官一發現這些境外媒體沒有任何恭敬讓路的表情,反而肆無忌憚的圍觀拍攝,便即時火大,指斥喝罵。
當村官拿手中的雨傘作勢襲擊記者,林建誠就像一座山般擋在最前線,沒有退縮。我心裏大聲喝彩,那是要有多麼的自信才能無畏無懼面對這個蠻官。記者的底氣,來自對法治的信任,當時林建誠說:你要是打人我就報警。蠻官本來已經走遠,一聽這話又折返,還罵道:我怕你報警幹啥?
這句話多麼有中國特色。
香港人習慣了「有困難找警察」,即使警察有幾多枯枝有幾多慈母,但香港已經習慣了這種體制的保障;但在內地,公檢法一家親,狼狽為奸,的確怕你報警幹啥?
香港人應慶幸「還能報警」,還有文明的力量可依靠,最怕有一天,香港的官員也會說「我怕你報警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