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出閘搜新】
近年有很多人認識到Hi-Res音樂,但大家對於Hi-Res音樂的認知除了是產品款式外,還有沒有其他見解呢?今次記者訪問了「耳機狂人」兼《Lyra Media》主編麥家亮(Cato Mak),分享他怎樣去「感受」Hi-Res耳機。記者又會為想享受高清音樂的你,介紹市面上最新的Hi-Res耳機。
有些耳機雖沒有貼上“Hi-Res Audio”商標,實際上都支援Hi-Res,何解?別號「耳機狂人」的Cato就解釋:「Hi-Res Audio最初是由日本JAS(Japan Audio Society)所定的標準商標,定義是當頻率響應能達到20,000Hz以上,大概去到40,000Hz就能稱得上是對應Hi-Res Audio產品。不過正由於這是日本標準,最初參與的多是日本廠商如Sony、Audio-Technica,又或是睇重或準備進軍日本市場的公司如Oppo、Sennheiser等等;能達到40,000Hz頻率響應而又未得到認證的耳機,市場上都不乏例子,只是廠商沒有特別去申請認證而已。」
超高頻影響接收聽感
其實隨着年紀漸長,聽力會逐步衰退,成年人還能聽到16,000Hz至17,000Hz音頻已算得相當靈敏,Cato認為,「人耳真的未必聽得到如40,000Hz高頻的實際聲音,但這個頻段真的會影響我們的接收聽感。正如鋼琴最高key都過唔到10,000Hz,10,000Hz以上多數都只是迴音,或樂器的泛音部份,我們未必會聽得到它們有聲,但會影響我們的感覺。舉個例子,在Hi-Res之前,好多發燒友玩二聲道喇叭都會加入超高音單元,都是同一道理。」
Hi-Res耳機推介
記者:布偉倫
攝影:鄧鴻欣、許先煜
編輯:謝慧珊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