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貧富懸殊 反對向富人開刀李嘉誠倡加利得稅 學者:中小企更難做

解決貧富懸殊 反對向富人開刀
李嘉誠倡加利得稅 學者:中小企更難做

【本報訊】「富人稅」近年再度翻炒,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日前接受訪問時,重申政府可提高稅收,但反對有份針對自己的「富人稅」。他提議應向所有賺錢企業「埋手」,提高利得稅率1%至2%,再將資源分配到教育及醫療。不過,有學者認為一旦加稅,勢令中小企更難經營。
記者:岑梽豪 方楚茵

李嘉誠稱香港現面臨20年來最艱難處境。 彭博畫面

李嘉誠接受《彭博》訪問時,直指中港兩地如靠開徵富人稅,來解決嚴重貧富懸殊,只會令社會動盪,「千祈唔可以話,邊啲人抽低,邊啲人抽高,咁就大亂嘅」。他提出應以企業為單位,每年賺錢以百萬計的公司應抽多些稅,似乎想將人們視線,由富人稅之上抽離。
目前,香港利得稅率為16.5%,而全球平均為23.6%,故本港屬最低之列。據稅務局公佈,2014至2015年度利得稅為1,378億元,佔整體稅收45.6%,是政府稅收最大來源。

「唔係人人似佢咁好搵」

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直言,建議加稅是反常,「李嘉誠肯畀,其他人肯唔肯畀?唔係人人好似李嘉誠咁好搵。」李鉅威認為,本港「大孖沙」過去貢獻良多,不過近年沒法推動本港競爭力向上,呼籲「唔好只識得炒樓、炒股票」,多做實業投資。
經濟學家關焯照稱,香港優勢是低稅制,「細公司加0.5%都好影響盈利」,此舉勢影響本港營商環境。他又指出利得稅只得微調的空間,最多只可加0.25%,而且加稅或減稅,均無助解決貧富懸殊。

李:勿單純行福利主義

李嘉誠過去曾稱,自己不介意多交稅款,藉此幫助社會。在今次訪問中,他強調政府一旦多了稅收後,不能單純走福利主義之路,向民眾派發「免費午餐」。
李嘉誠稱當局應將資源用在教育及醫療上,其中他相當重視教育,他兩次提及這是「最緊要」。
中國經濟崛起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於過去20年高速增長,更成為不少老一輩人,向求變的年輕一代說教之「根本」,促使世代、社會及中港的矛盾不斷加劇。李嘉誠似乎明白這一點,並且不諱言過去20年全球有80%、90%國家,GDP均是向上,暗示經濟增長實是正常不過之事。
他坦言要量度一個社會,不能只以GDP為標準,反而要關注一般人、年輕人的機會。「香港我曾經講過,喺過去20年嚟,係無咁艱難過」,他直指香港人不開心、年輕人乏出路,甚至因政制改革而衍生出來「佔中」等,是一個很大難題。
故此,李嘉誠認為要給予年輕一代機會及希望,但他強調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之前來港,帶來香港繼續實行一國兩制訊息,並有利銜接過去與現在。
與李嘉誠熟稔的「紅籌之父」CVC大中華區主席梁伯韜,昨出席活動時,亦贊同李嘉誠提出增加利得稅一事,並相信香港不少企業都會接受。至於,王氏港建主席王忠桐於股東會後表示,本港利得稅有上調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