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幾十年,黑膠唱片忽然大熱回歸,有人說在上網聽歌的年代,玩黑膠不過是潮人「扮?」的表現。作為新一代黑膠迷兼電台DJ,細So (蘇耀宗) 似乎不抗拒「扮?」二字:「好多人都會覺得好扮?咁樣,哈哈,的而且確係?…… 以前的年代,黑膠和音樂比較緊扣;今天,黑膠已是一種奢侈品。」他說聽黑膠就是要享受「瑕疵」。很「扮?」﹖也許,但要扮得起也大有學問。
記者:賴今銘 攝影:邱仲權、彭志行
細So和黑膠有微妙的緣份。小時候,父親和三位哥哥都有玩黑膠,唱盤、唱片對他來說不是外來異物,「我成長在80年代,當時黑膠已存在,直到近幾年,身邊的朋友購入黑膠,而一直聽音樂的長輩,又送黑膠給我,自然地,我要尋找一部黑膠唱盤來播,所以就開始聽黑膠。」擔任音樂節目主持十多年,直至年多前接觸黑膠,一聽便著迷:「聽歌時會發現,就算CD再靚聲,也比不上黑膠。」
他說聽黑膠,是愛它的不完美,「我在電台工作,很多時候會播CD或MP3,但回到家,我會聽黑膠碟。很多人都覺得作狀,但又的而且確,我是刻意製造家裡有這種氣氛。為什麼呢?因我覺得這件事有人性一點。」細So形容,聽黑膠不止是聽音樂,而是追求一種人性化的特質,「飲咖啡都要飲手沖,不可以飲即沖,就是這類人會接觸黑膠。以前(黑膠)是大眾,現在就中產再高少少。」
雖然對黑膠讚不絕口,但說到現代樂人新出的黑膠碟,他卻敬而遠之:「如果新碟要去製造一些瑕疵,是刻意製造,有一點假。」那什麼才算是「真」? 他舉了一個例子:「Motown年代,或以前 Rockabilly,即Rock'n'Roll,你就會聽到,就算一支結他,你仍然會聽到一些feedback (回音),有少少feed聲,就是這個特質。」
對於潮人、年輕樂迷,黑膠代表著品味、態度、生活要求。但唱片業界而言,黑膠這種小眾品味竟然是市道低迷的救星?下一集【情迷黑膠碟3】,將由唱片業代表,說出他們對黑膠市場前景的心聲。
歡迎重溫上集《【情迷黑膠碟1】由廢物變潮物 黑膠靚聲回歸】》。
【情迷黑膠碟】系列: 由廢物變潮物 黑膠靚聲回歸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60622/5525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