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特約記者林子豪 倫敦直擊】
英國人「自主自決」是脫歐公投辯論核心,《蘋果》分別訪問了支持脫歐及留歐的專家學者,有為英國政府提供建議的智庫認為,離開歐盟,英國才能夠探索更多可能性。有英國學者則直指,這種所謂自主根本是虛幻,英國總不能脫離歐盟的影響。從英國脫歐折射到中港關係,學者認為港人面對中國這部壓土機,難以完全擺脫中國的影響,必須強調香港的獨特性。
專門研究歐洲一體化的布里斯托大學歐洲政治教授Michelle Cini,本身持留歐立場,她承認自決、自主是脫歐派相當具說服力的理據,但她認為這種沿於19世紀的觀點相當落後,當時世界仍非常重視國界、邊境,但現今科技、金融等領域的全球化發展,已令國界,甚至國家主權變得沒那麼有意思。聯合其他國家一起應對問題,比自己應對更加有效。
第五大經濟體應與全球競賽
不過,有為英國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的智庫則持相反意見,經濟事務研究所公共政策主管Ryan Bourne表示,英國正正放棄了它作為獨立國家,在世貿等國際組織的席位,看不到為何留在歐盟會增強英國的影響力。「的確,現今很多問題都是全球性的,但英國作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我們應該參與全球的競賽,而不是做歐盟的28分一。」
Bourne被問到作為脫歐支持者,是否就算明知經濟將受損,為了自決也應脫歐,他沒有正面回應,指就算對經濟造成短期的不明朗,英國政府可以透過一些措施緩和情況。他又指英國脫歐,正是為長期經濟繁榮創造機會。
主權非寸步不讓絕對原則
為自決、主權應該去到幾盡?Bourne稱不欲牽涉別國內政,婉拒回答。學者Cini則提及她早前到上海復旦大學作學術交流時,觀察到一個有趣現象,當時她與一群內地學生討論脫歐問題,大多數都以經濟角度、國際大局等出發,認為英國應留歐。「但之後我們再講述有關英國主權的脫歐觀點,他們的立場就動搖了。」Cini帶着幾分慧詰地笑着憶述。這例子正好說明,主權並非寸步不能讓的絕對原則,而是為了國家利益,你願意放棄多少主權。「主權這概念,起碼對英國這樣大小的國家而言,是種虛幻(illusion)。」她解釋,只有當牽涉實際用途,例如出入境政策、貨幣政策等,主權這觀念才有意思。「主權不是一種原則性的東西,讓國家拿着說:總之我有控制權,我可以為所欲為。」
談到香港近期的自決思潮、甚至港獨聲音,Cini認同歐盟之於英國,與中國之於香港,有其相似性。她理解部份香港人對英國脫歐陣營關於自決的論述,特別有共鳴,但香港人先要認清自決與爭取尊重地方文化、歷史差異,兩者有很大分別。她說歐盟經常被詬病成員國極受德國影響、成為了德國的隨從。對香港而言,要完全擺脫中國的影響更加艱難,「因為中國就像一部大型壓土機。但香港有獨特的立腳點、獨特的文化、歷史和經濟體,因此香港必須強調這些不同之處」。她續謂,無論歐盟也好、香港也好,固然不應以「大一統」的方式去管治,但「主權」與「同化」之間,是可以中間落墨。「這是巨大挑戰,但任何地方都難以完全獨立,反之要把自己放於一個更大的體系去應對問題。世界就是這樣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