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約有30萬人患上不同程度腎病,與打工仔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其中四成以上的腎衰竭患者,主要由糖尿病引發,要減低患上腎病及慢性腎衰竭的機會,可從飲食方面入手,除了每日要飲足夠清水外,避免太鹹、太甜的食物外,亦要多加關注血糖、血壓情況。
記者:金敏琍 攝影:周子惇、麥超億
註冊中醫譚莉英博士表示,護腎最基本第一步就是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尿液排出乾淨,「長期憋尿不僅容易引起膀胱損傷,(尿液)長時間滯留在膀胱還極易造成細菌繁殖,一旦返流回輸尿管和腎臟,當中的有毒物質就會造成腎臟感染,從而引發腎炎、尿道感染,甚至尿毒症」。
此外,香港人普遍習慣夜瞓,其實會對腎臟造成不良影響,若本身是腎炎患者,夜瞓更會加重病情。她建議市民可每天進行護腎操保健腎臟,包括按摩後腰的腎俞穴、膝蓋後的委中穴,以及腳內側腳踝對上的三陰交穴位,每日按三次,每次按2分鐘便可,飯前按更佳。
腎衰竭是一個需要長期作戰的疾病,患者在等候換腎期間要接受洗腎,年期可以長達十多年,根據醫管局資料顯示,目前每港約有1萬人正接受洗腎療程,每年新症約有1,100宗。因此,病友之間的互相扶持對身心都有正面影響,馬先生是聯合醫院康寧腎友會外務副主席,他坦言最初患病時自尊心低落,後來加入腎友會後,學會積極面對,更經常參與腎友會舉辦的活動,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