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飯鏟頭咬 帶蛇搭的士求診

男子被飯鏟頭咬 帶蛇搭的士求診

【本報訊】瑪麗醫院兩周前收到罕見被蛇咬個案,67歲的陳生先在家中被俗稱「飯鏟頭」的中華眼鏡蛇咬傷左手,生擒毒蛇後乘的士往瑪麗急症室求醫,入院後即休克及皮膚發黑,最後共用14瓶血清素治理,救回一命。醫生建議市民如遇毒蛇不應嘗試捕捉,應馬上報警。

入院後休克

陳先生於6月7日早上接獲太太電話,指在瀑布灣家中客廳,發現一條長約4至5呎的蛇,他馬上回家。「我搵支竹趕佢唔出嚟,就踩住佢,蛇頭就飆出嚟,我踩住個蛇頭,搵手捉住佢,一捉佢就繞上我隻手」。他稱以前在戒毒村工作時亦有自行捉蛇經驗,但未曾被咬傷,今次他試圖擺脫毒蛇期間被咬傷左手虎口,太太嘗試報警時出現溝通問題,故選擇連帶毒蛇乘的士到瑪麗求醫。

主理個案的急症科部門主管徐錫漢指,陳先生當日到達醫院後已出現手腳麻痹,乏力及初期休克症狀,咬傷位置亦開始發黑,情況危急。「同事用兩個透氣嘅布袋將條蛇包住,再放入膠桶」,後通知臨床毒理學小組為病人評估及初步治理,醫院亦同時間傳送毒蛇照片至中毒諮詢中心再轉發嘉道理農場為蛇種確認,以通知藥劑部尋找適合血清素。
經確認蛇種為「飯鏟頭」後,醫院在距離陳先生被咬的1小時15分鐘內使用第一瓶眼鏡蛇抗蛇毒血清,但其前臂仍變腫,最終共用14瓶血清素,較一般用10瓶為多,蛇毒雖造成皮膚發黑,但成功控制蛇毒對皮下組織及肌肉侵害。陳留醫3日後出院,現仍需每日清洗傷口及服抗生素。
徐錫漢指該院每年平均接到5至6宗蛇咬個案,而「飯鏟頭」為較毒蛇種。他認為,陳在被蛇咬後拍照有助加快確認蛇種,能盡快準備血清素。他指巿民被蛇咬傷後應用清水處理傷口,不應用口「啜毒」,以免吞下蛇毒。巿民亦不應自行包紮,以免傷口變腫影響血液循環。他建議,巿民遇到蛇應報警求助。
■記者鄭文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