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籲政府准現役的士轉優的

建制籲政府准現役的士轉優的

【本報訊】運輸及房屋局建議批出3個優質的士專營權,進行為期4至6年的優質的士試驗,隨即引起的士業界不滿。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昨舉行會議,多名建制派立會議員大打「同情牌」,籲政府給予的士業機會,容許業界優先用的士牌轉營優質的士。
的士業界昨日發動近200輛的士抗議,多間車行負責人,包括的士大王伍海山,及小巴大王馬亞木父子則全程旁聽立法會會議。民間對的士司機拒載、兜路等行為有強烈不滿。不過建制派在會議打出同情牌,建議容許的士業先將部份的士牌,轉作優質的士做測試。

司機向的士潑水,寓意政府優質的士計劃是向業界「潑冷水」。

泛民憂壟斷無助質素

泛民議員則憂慮發出專營權經營優質的士,會自製壟斷環境,無助改善的士服務質素。民主黨胡志偉指,另設優質的士相信只能方便政府管理,對服務改善存疑。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指政府「落錯藥、斷錯症」,當局需改革的士牌照永久制問題。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則稱政府不會天真到以為增加數百部優質的士,就可解決現存的士服務問題。他強調的士牌永久制令服務質素難規管,若優質的士不以專營權方式管理,難監察服務質素,故此要將現有的士牌,轉營優質的士問題複雜。
委員會同時討論小巴加座位問題,多名議員均質疑政府建議將座位數目增至19個,而非20個,是刻意偏幫個別小巴生產商及車行。張炳良強調,加位建議並非從車款考慮,並無偏幫個別車廠,根據顧問研究結果,增至19座位已會令小巴整體載客率下降至40%。運輸署補充,若小巴座位增至19座或以上,或需引入車身長度小巴,屆時道路等基建設施未必能配合。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