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6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 6(4231)今日上市,昨日證券商暗盤價已炒高至104.8元,專家估計今日iBond價格有機會觸及105元,建議即沽獲利,兩手速賺1,000元,提前將相當於未來2年多的派息「袋咗先」。若價格於104元水平徘徊,由於市面上其他穩健的高息投資選擇不多,則宜將iBond長揸到尾。
記者:陳洛嘉
今日iBond 6於港交所(388)上市,近年本港通脹回落,市場原預期今批iBond由於派息偏低,價格將受壓。
輝立蝦碌 或掃貨撐價格
今年爆出券商輝立蝦碌事件,要於二手市場掃近3,000手iBond賠償客戶,為iBond價格帶來小驚喜。昨日券商暗盤價一直炒上,耀才暗盤價最高曾升至104.9元,輝立和信誠亦高見104.85元,以今年每人穩獲2手計,昨日於暗盤市場沽出兩手已賺逾970元。
至於昨日銀行場外交易市場(OTC)價格則不及暗盤價,中銀香港(2388)OTC價僅見103.5元;滙豐價格較好,有104.2元,但若與暗盤價比較,於OTC沽出兩手仍少賺140元。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指,昨iBond 6暗盤價原本只見104.2元,但其後買盤增加,價格一直掃上104.85元,反映市場有人急於掃貨。「今年發生輝立事件,若輝立未掃夠貨,對今日iBond上市價格會繼續有支持,有機會見105元,投資者可以食糊沽出」。不過,輝立就以公開資料或會影響iBond市場價格為由,未有透露尚要於二手市場買回多少手iBond賠償客戶。
每年保證派息僅1厘
投資者決定即沽或長揸iBond,要考慮iBond未來3年的派息回報。本港經濟回落,政府目前預期今年整體通脹率僅2.3%,經濟師普遍預期未來通脹走勢會逐步放緩,若以未來三年通脹率平均也是2.3%估算,即今批iBond長揸3年後,每手將只可收息約690元。故若iBond 6首日上市價格上望105元,即日沽出已可賺500元,不需等足3年才多賺約200元,或較長揸划算;但若價格只見約104元,專家建議倒不如長揸。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價格一見105元即沽,變相提前將未來兩年多的利息袋落袋,是今年的iBond策略。不過,一旦價格僅見104元水平,由於iBond每年最低派息為1厘,即3年後最少也有300元利息,加上每人僅抽2至3萬元,凍結的資金有限,倒不如長揸到尾。
上海商業銀行產品拓展署總監陳志偉亦指,若iBond徘徊104元水平,投資者亦非「手緊」,可考慮繼續持有。「上一次iBond派息雖然只有2.37厘,不過一旦未來兩年通脹冇原本睇得咁淡,有3厘息,今批iBond都可以收800元息,回報不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