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基公開被失蹤真相後,中國官方對林榮基的人身攻擊逐步升級。繼親共媒體頻發專訪,指摘林榮基說謊、不誠實、「糟蹋了香港男人形象」後,中共喉舌《環球時報》昨日又發社評,炮轟林榮基「用犧牲香港社會的穩定為自己的私利埋單」。
為了香港的穩定,港人被失蹤再被押回香港,就不應該像林榮基那樣公開真相,而要配合中央專案組演出?為了香港的穩定,港人在香港被綁架就應該像李波一樣,承認是以自己的方式北上中國?為了香港的穩定,港人被中國強力部門非法拘押,就應該像桂民海那樣,靜等梁振英派官員上去跟進?
中共權鬥 一國兩制失去基礎
中共要港人犧牲個人利益去維護社會穩定,但實際上維護的是中共權貴的利益而已。港人如果連個人利益都得不到保障,何來社會穩定可言?《環時》社評所表達的價值觀,與普通港人的認知顯然是悖離的。但社評有一句話可能與港人的認知是一致的:「一國兩制將會在這個案例之後變得更加清晰、明確。」只不過,一國兩制的結局在中共和港人眼中早已背道而馳。
一國兩制的構想,本來就有包容不同價值觀及相應的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司法體系之意。但這種包容機制能否運行,不只取決於主政者領導地位的穩固與否、心胸寬廣與否,更取決於共同利益。鄧小平在中共黨內一言九鼎的地位,中港過往聯手拓展歐美市場的共同利益,都是一國兩制實施的基礎。但隨着中共高層權鬥惡化、權貴家族在港各自扶持代言人,加上香港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後地位下降、貢獻減少,一國兩制實施的基礎正在消失,中港價值觀的衝突日益表面化。
銅鑼灣書店五子被失蹤事件的演變,加劇了不同價值觀在中港之間、中國內部和香港內部的衝突,進而衝擊中港的司法體制、政治體制。在中國,並不是所有人都只知盲從當局和黨媒的要求,除了不少網民自發地反駁五毛對林榮基的攻擊外,深圳市人大代表、律師劉輝也發出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公開信,指中央政府對銅鑼灣書店事件態度曖昧,嚴重損害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他建議全國人大成立特別調查組,調查有關部門是否侵犯香港行政管理權和司法權,如果證實存在侵權,應責令部門立即停止侵權,向涉案香港居民及外籍人士致歉。
討好權貴 換取特事特辦利益
令人感慨的是,劉輝只是深圳市人大代表,但其言行遠比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更關注香港行政權和司法權的獨立性,遠比梁振英政府官員更關注港人和居港外籍人士的權利。香港一班親共人士,只知指摘、咒罵林榮基,豈敢要求中國當局徹查事件?他們不只背棄了香港核心價值,更是以討好中共權貴為榮。
昨日「第一時間」回應林榮基事件的梁振英,也是玩弄其擅長的語言偽術。他說,所有境外人員包括內地人員在港執法是不能接受的,但就避談李波被綁架、林榮基被中央專案組押回港,遑論緝兇。他說,會以書面向中央反映對事件的關注,但就避談中國強力部門、中央專案小組問題,遑論究責。他說,有需要的話會派官員到內地跟進事件,但就避談如何支援仍未獲自由的桂民海,遑論營救。
在中港兩地價值觀衝突、利益衝突中,香港特區政府和議員本應擔當香港利益、港人利益的守護者,但是,梁振英和一些親共議員,選擇扮演中共權貴的代言人,以推動中港融合、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名義,換取其超然地位及特事特辦的利益,結果只會加速一國兩制的消亡,加速中港背道而馳,令更多人與林榮基一樣感慨,既然一國兩制不能成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獨立吧」。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