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口桶「服役」一周 無助減少垃圾

細口桶「服役」一周 無助減少垃圾

【本報訊】食環署上周起在全港各區更換800個細口垃圾桶,但至今上水、旺角等垃圾黑點的衞生環境未見改善。上水港鐵站外,不少水貨客無視細口垃圾桶,隨手將紙皮放在桶邊草叢棄置,形成迷你垃圾山,更有人在屋邨花槽丟棄膠樽、發泡膠盒等垃圾。
環保團體指垃圾桶更換行動只是在形式上交功課,看不到食環署有加強檢控,以準備即將推行的垃圾徵費計劃。
除灣仔會展、旺角彌敦道更換細口垃圾桶外,上水港鐵站外亦放置新垃圾桶。昨有水貨客在港鐵站出口、近彩園邨方向拆除紙皮箱,包裹貨物,惟眾人未有把拆掉的紙皮棄置在新垃圾桶內,反而丟棄在旁邊草叢,近看猶如小山丘。
巴士站附近,更有人把膠樽、煙頭、飯盒掉在花槽,對僅數步之隔的垃圾桶視若無睹。

上水水貨客懶理

上水居民認為新垃圾桶作用不大,李先生指,上水違規亂丟垃圾一向嚴重,惟過去一年未見過有食環署職員到火車站外、水貨客聚集的黑點執法。現時亂拋煙頭可被罰款1,500元,李先生稱,「(食環署)嚟上水捉垃圾蟲,一日至少簽到幾萬蚊罰單。」他稱新的垃圾桶無助減少垃圾量,指政府若要市民減少浪費、有公德心,必須從教育、檢控做起,從源頭做好垃圾分類,「唔係本末倒置,淨係換垃圾桶囉。」
至於旺角彌敦道,縱使新垃圾桶的投入口收窄,桶內仍見大包垃圾蹤影。旺角居民張小姐指,由於政府缺乏宣傳,仍有人在街上棄置大件垃圾,不覺得垃圾數量減少,「就算太大件,啲人都會繼續丟喺垃圾桶旁邊。」食店雲集的西洋菜南街、女人街等地,仍未更換新垃圾桶。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認為,食環署的更換垃圾桶行動,只在形式上交功課;新形桶投入服務一周,但膠樽、發泡膠盒,或紙皮箱等商業垃圾仍胡亂棄置。
何漢威指除亂拋垃圾反映市民公德心差,亦顯示政府的減廢宣傳、執法未完善,建議署方在上水、深水埗、旺角等垃圾黑點加強檢控,殺一儆百,改變市民習慣,「但係暫時都未見到有人執法,好似無心去做咁。」
食環署無回應暫時更換多少個細口垃圾桶,只稱會加派人手在衞生黑點執法,檢控棄置垃圾在垃圾桶旁或頂部的違例人士。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