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書店事件主角李波回港後,其所講所做顯然是與國內強力部門達成了某些默契,又或者是已經受到支配,因而難以合理解釋種種關於他所說「用自己的方法」離港的疑團。因此,林榮基先生於6月14日回到香港,便再沒有引起廣泛關注,主要的報紙也沒有大篇幅報道。可見整個社會不再期望從當事人身上得到甚麼具突破性的資料。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香港在面對中共這個強力的凌駕性政治實體,有時真的是很無能為力的,就算明知事實並非如表象或權勢中人所言,往往也只是無可奈何。當大家都不相信有可能得知更多的事實或真相,無力感便呈現於傳媒的選材及公眾的冷漠反應中。
想不到事情𥧌迴路轉。林榮基回港不足一個星期便親自現身,揭露中央專案組的各種違法行徑,證明中國執法部門確實已經越境執法。
中共這一個封閉式的政權內裏的宮闈政治鬥爭,外人難以清楚理解。但銅鑼灣事件中極可能有國內執法人員越境擄人,這可能成為對香港人基本人身自由的最大威脅,香港人關注,幾千人上街,足以說明港人的憂慮及不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林榮基觸犯了國內相關法例,當局有權處理。但官員始終說不出他犯了甚麼法。有建制派議員也鸚鵡學舌一番,說林不應在國內銷售「禁書」。但國內從來沒有一張清楚禁書清單,由銅鑼灣書店出版的那些書也從來沒有被清楚指出是禁書。銷售禁書之說,究竟依據甚麼來確立?是不是所有書都因此有可能是禁書?那就誰都沒有法律保障了。
林榮基爆料之後一連幾天,有幾位相關人士,包括已經回到國內的呂波、張志平及林榮基的國內女友輪番接受傳媒訪問,留在香港的李波也作出了回應,主要是要在品格及個人誠信上否定林榮基,目的當然是要抵銷林爆料的影響。這也是中共慣用的伎倆。不過,香港尚幸還能保證資訊流通的自由,仍然有傳媒敢於報道真相。因此,由幾個身處國內、有個別仍然是受到拘禁,也不能排除是受到脅迫的當事人「被安排」接受個別傳媒的專訪,在香港社會能夠產生的作用可說是微乎其微。
相反,林榮基親自面對傳媒,顯然是本於自由意志,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公諸天下,也沒有迹象顯示他受到任何權力機構或政治勢力所脅迫。他主動爆料,除了要擺脫操控之外,也不會為他帶來甚麼明顯的利益。兩相對照,孰真孰假,應該是不難得出結論的。
中央可信度江河日下
如果把他所提供的細節與事件已經呈現的各種事實及李波所言作一個對比,只要稍為有點基本常識及邏輯思維能力,也只要不自己欺騙自己,對於事件的脈絡,香港人應該可以說已是心中有數。
香港特區政府施政不順,中共為代表的中央政府在港人心目中的可信度如江河日下,近年更是跌至谷底。這不但擴大中港兩地的分歧,加深政治矛盾,近年更催生強烈的本土意識甚至港獨傾向。不但是北京當局,香港絕大部份市民相信也不會認為這是有利於香港的長遠發展。不過,在北京當局眼中香港的長遠發展,只是經濟發展及繁榮穩定。但在港人心目中,除了生活持續改善之外,對個人自由、政治權利、維持法治及公平、施政的透明度都有所堅持。
對中共而言,所謂「把權力置於陽光之下」可能只是一句很隨意的政治術語。但隨着過去幾年多項引起爭議的施政,這已經成為香港人對特區政府的基本要求。對北京當局,就算不能期望權力真的置於陽光之下,但所有中港的事務,必須盡量提高透明度,依據最嚴格的程序來處理。否則只會令人對中共的懷疑及不信任進一步擴大,也無可避免會進一步動搖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