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父親節,對傑志小將鄭展龍(龍仔)來說,可能另具紀念意義,因為這位港青代表今季與球會簽署首份職業球員合約,代父圓了三十多年前錯過的職業足球夢,而龍仔為答謝父親的栽培,提早請父親到茶樓慶祝,以答謝他義無反顧為自己鋪好足球路。
龍仔可說是遺傳了父親的運動基因,自小好動,既愛打籃球,又喜歡踢足球,不時隨父到球場踢小型球;九歲投考香港巴塞足球學校(現傑志足球學校),可是因評核分數未達標而未獲取錄,鄭父為了不想浪費兒子的天賦,便硬着頭皮找傑志總監朱志光,希望給兒子另一次機會,而朱sir亦答允。
父為生計放棄精工合約
有兩子一女,居於彩虹邨的鄭父說:「龍仔考『巴塞』時因分數低而未獲取錄,我便主動再找朱sir,希望他給囝囝多一次機會,而朱sir再看過他的技術後,覺得是可造之材,龍仔便一直在傑志受訓至今。我經常跟龍仔說,穿起傑志與香港隊的球衣並不簡單;沒有伯樂賞識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作為父母,可以做的是盡量配合,看他可以去到那裏。」
七、八十年代想踢職業足球,除了要有好技術,還要講際遇,鄭父說:「我當年考青年軍,一班小朋友追一個皮球,觸球機會不多,有些連踢也未踢便落選;當年本來有機會踢精工預備組,記得是黃創山最後一年搞球隊,我原已獲選,但因父親擔心當足球員未必可以維生,最後放棄簽約。」為讓兒子可向着自己未能做到的職業球員目標發展,故要求龍仔只專注足球,選擇在與傑志合辦「職業足球員培訓計劃」的董之英就讀,今年考DSE,如能考上大學當然最好,考不到亦不打緊,建議龍仔早點考教練牌為將來退役做準備。球季期間,龍仔幾乎每星期也有比賽及訓練,很少在家吃飯,回到家已經是深夜,平日主要靠電話與家人溝通,而鄭父指出,青年賽事大多在屯門或天水圍進行,傑志為節省球員車程的時間是有安排旅遊巴接送球員往返市區,只是回到家已深夜,但龍仔回到家仍顧着拿着電話看到深夜,這些壞習慣需要減少。
盼爸爸見證入選「大港腳」
對於父親及教練多年一直支持,向來沉默寡言的龍仔在父親節,感謝爸爸多年的照顧與栽培、教練的指導:「爸爸不像一般父親,很多時與他像朋友般聊天,像外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最希望他身體健康,將來可看到我入選『大港腳』,這是我的心願。早前已請了爸爸飲茶慶祝,至於今日父親節則未知道如何度過,但應該會陪爸爸。」
記者:曾雁平
攝影:邱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