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倡節制使用 免忽略家人

專家倡節制使用 免忽略家人

【本報訊】巴士車長疑因玩手機與妻子吵鬧,攀窗躍下身亡。有臨床心理學家指時下電子產品容易令人沉迷,有人甚至可能藉着投身網上虛擬世界,作為逃避現實或減壓的途徑。專家認為玩手機應該節制,避免影響身心及家庭關係,而另一半亦應多加體諒。
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表示,電子產品興起,無論大人、青少年或小朋友也容易沉迷。若配偶只顧玩手機,容易令另一半感到被冷落、不受尊重、甚至覺得產生「唔再關心、唔再愛自己」的感覺。

可協議使用時間

不過她指玩手機有時亦情有可原,有成年人可能藉此減壓,放工後想逃避壓力和現實,於是投身手機或網上的虛擬世界。
她建議一旦遇上伴侶只顧玩手機的情況,另一半可予以體諒,避免在對方「入神」玩機時表達不滿,待對方放低手機才心平氣和反映問題。同時也要注意說話技巧,例如婉轉地解釋長期玩手機對眼睛、關節脊椎不好等,甚至雙方可訂立協議,例如食飯時不可玩手機等。
至於沉迷手機的一方,也應規限自己時間,避免影響身心健康和家庭關係。當玩手機時被人罵而導致情緒激動,應暫時「行開吓」,避免跟對方直接衝突。
■記者熊翠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