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敏感刊物 港印刷無門 書商赴台出版 難逃京恐嚇

政治敏感刊物 港印刷無門 
書商赴台出版 難逃京恐嚇

【銅鑼灣書店風波 白色恐怖】
【本報訊】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挺身而出「翻供」爆內幕,引起香港各界巨大反響。總部在美國、近年在本港出版界異軍突起的博訊出版集團負責人韋石對《蘋果》表示,銅鑼灣書店事件後,他們在港業務亦受影響,印刷和發行渠道均被中止,對大陸敏感的政治出版物已無法在港出版;甚至他們把業務轉到台灣後,中共的黑影也跟到台灣,阻撓他們的出版業務。
《蘋果》記者

博訊出版集團負責人韋石透露,銅鑼灣書店事件後,他們在香港的印刷和發行渠道均受影響,已合作多年的發行公司中止合同,表示「不敢再冒這個風險」。多年來合作良好的印刷廠也不願再接單印有關書和雜誌。最近他們計劃出版一本涉中國時政的書籍《2017中國巨變》,在香港找了3家印刷廠,全部被婉拒,理由就是一個:不想為一本書將自己身家賠進去。

威脅對大陸家人不利

「這本書嚴格說,不涉及『抹黑』中共領導人,在銅鑼灣書店出事前已策劃,同類書現在香港也有賣,但印刷廠都不敢接,可見銅鑼灣書店事件對香港出版界的寒蟬效應。」韋石指他們後來轉到台灣找印刷,且為方便運作,作者之一、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見作家劉路等人還專門在台灣註冊「銅鑼灣書店」公司,不料中共的黑影又跟隨而至,橫加阻撓。
「中共強力部門人士直接打電話給劉路和相關人士,警告他們,如果敢在台灣出版,就對他們在大陸的家人不客氣,連台灣印刷商聽到,也不寒而慄。」

博訊負責人韋石稱沒香港廠商承印《2017中國巨變》
受訪者提供圖片

毀一國兩制擬撤資

韋石表示,他們最後只能無奈放棄出版。「這顯示中共打壓境外所謂『敵對出版物』的恐怖之手,不但早已滲透香港,而且已跨越台海,伸到了台灣。」
韋續稱,香港回歸後,外界關注中共能否履行承諾,保持香港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但剛過十多年香港就變得令人難以置信,社會充斥對中共的恐懼。銅鑼灣書店事件有關部門可能津津樂道,認為打擊了境外出版物「囂張氣燄」,殊不知此對一國兩制構成重創,更讓習近平背上污名。他表示如無法做下去,將考慮從香港撤資。
銅鑼灣書店事件對香港時政出版界打擊是顯而易見的。著名軍事雜誌《漢和防務評論》主編平可夫上月舉家搬離香港往日本定居;走前他曾公開表示,銅鑼灣書店事件是導致他搬離香港的導火線,而香港回歸這十幾年的變化,是他產生離開念頭的原因,他說:「一國兩制的兩制已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