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角咀安老院向患腦退化85歲關婆婆使用約束衣後,婆婆手臂一個月內兩度出現瘀傷需入院治理,家屬質疑安老院有人疏忽或濫用約束衣,社署昨表示,牌照組已經就約束衣的投訴派員到安老院作突擊巡查,但調查仍未完成。《蘋果》發現社署指引一直沒有為使用約束衣的時間訂立上限,立法會議員張國柱指情況不理想,考慮在立法會跟進。
記者:陳志偉
關婆婆兒子司徒先生指社署到安老院作突擊檢查是好事,他希望社署盡快完成調查找出真相。社署指鑑於關婆婆情況特殊,正安排她優先編配另一資助安老宿位,即安排她轉到另一安老院居住。
記者前日巡視時,發現引起風波的大角咀安老院內有其他長者亦被約束衣綁在床上或輪椅上,大角咀安老院負責人張先生昨回應指,院舍可考慮檢討能否減少使用約束衣,但強調向院友使用約束衣前均已取得家屬同意,職員並會每兩小時檢視長者一次確保健康正常。他堅持關婆婆瘀傷與職員無關,並指婆婆常用力抓人,又曾損毀家具,院方無計可施下才使用約束衣。
社署無訂使用時間上限
社署透露在2014至15及15至16兩個年度,共接獲28宗涉及安老院使用約束物品不當的投訴,16宗投訴成立,牌照處已作懲處並作出跟進突擊巡查。社署指出,按《安老院實務守則》,安老院須盡量避免使用約束物品及先使用其他折衷辦法,使用約束物品的作用是為了盡量減少當事人對自己或他人所造成傷害,事前並須先取得註冊醫生及院友或親屬的書面同意。
記者翻查社署有份制訂的「正確使用約束物品須知」發現,指引列明約束物品可能對院友帶來長遠傷害,故使用時間應盡量短亦不能綁太緊,以免長遠造成肌肉萎縮及骨骼疏鬆等。指引並要求使用約束物品時須每隔不多於兩小時觀察,並檢查院友的血液循環及呼吸狀況一次。但指引沒有為約束時間訂立上限,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認為這不理想,認為若院友已平靜,約束時間不應超過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