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對師生構成壓力

校長:對師生構成壓力

【本報訊】教育局疑似於《學前教育指引》加插普通話課程,或令現行幼稚園課程百上加斤。有校長質疑現行課程繁忙,「要加多個普通話堂,必然要減少其他課程」,認為措施對學校、教師、學童均構成壓力。

或需減少其他課程

寶寶幼兒學校校長黃淑芳稱,雖然現在不少幼稚園也在課堂中滲入普通話,惟內容多以興趣發展為主,「有啲學校可能喺上堂唱首普通話歌,(普通話)唔係一個課節,學唔學普通話係交由校本決定」。黃以半日制幼稚園為例,「一日有3小時,如果每日有三樣語言要學,咁每種語言就要用一堂約20至25分鐘,咁每日就只係得番兩個鐘做包括音樂、圖工、體能、自主學習時間等其他嘢,如果要加普通話,必然要減少其他課程」。
據教育局《學前教育課程指引》(2006),「認知和語言」為課程架構四項幼兒發展目標之一,教師需要按幼兒的語文能力和發展需要,「把聽、講、讀、寫經驗融入日常教室情境及學習活動中」;連同「身體」、「情意」和「群性及美感」三大目標,幼稚園課程共分作體能與健康、語文、早期數學、科學與科技、個人與群體和藝術6個學習範疇。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