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打風季節又到,去年般咸道曾發生塌樹意外,樹木安全備受關注。港鐵沿線有超過3萬棵樹,樹木的風險評估尤其重要。港鐵去年底重新檢視樹木安全政策,今年初組成樹木維修分組,亦首創以RFID(射頻識別技術)標籤制訂評分編碼及樹木「電子身份證」。
打風時斬近鐵路危樹
3.3萬棵樹分佈於港鐵沿線,港鐵最近整合樹木管理政策及人手,大型樹木調查會由以往每四年一次,加強至每兩年一次。今年3月起,港鐵投放10萬元為沿線樹木制訂電子身份證,每棵樹有兩個位的編號,數字代表風險指標,字母代表樹木狀況,兩者皆以5級制評估,比政府的3級制評估更仔細。
港鐵暫時評定風險指數達最高級別(6D)的樹木有14棵,樹木辦用掃描器掃描RFID標籤即可檢視樹木資料。現時荃灣綫、港島綫、觀塘綫以及將軍澳綫的4,300棵樹已評級,港鐵預計明年中會完成餘下沿線樹木的標籤。
港鐵總經理(基建維修)黃永健指,港鐵樹木辦於三號或以上颱風信號生效時會加強監管樹木安全,若危害鐵路安全會斬除,過往每年斬3至4棵樹,但未見上升趨勢。
黃永健指港鐵會定期評估樹木高度及與路軌距離,修剪樹木改變其生長方向,令其偏離行車路線最少約兩米距離,除非樹木狀態非常差否則不會斬樹,危險樹木大多集中在輕鐵綫。
■記者梁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