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邊走邊吃】
頭戴草帽子,架着眼鏡,拿相機周圍影相,八十後劉啟軒(Hughes),散發出一種文青氣息,他不慌不忙說:「踩單車可隨自己的節奏調節,感覺跟城市急促的節奏十分不同,可快可慢,令人忘憂。」他於鯉魚門長大,居民踩單車不只為休閒,而是代步,四年前他創立單車專頁Bike The Moment,不定期舉辦單車團,在香港捐窿捐罅,繼而走遍世界各地留下單車足迹,令人羨慕。有一天,他的單車旅途中加入了清脆的索索聲,原來是他咬下法式三文治時傳出的咀嚼聲,但他並非身處法國,只是去了佐敦。
路線二
佐敦、石硤尾文青心水
第一站:佐敦越南街 即焗卜卜脆三文治
佐敦不是小法國,是迷你版殖民地時期的越南。七十年代越戰,不少越南人及華僑逃難到香港,通常在佐敦道碼頭上岸。今日碼頭已拆,但渡船角一帶至今還有很多越南餐廳,當中必到的是有三十多年歷史的添記法式三文治。現任老闆許穎頤及范季浩接手越南華僑的生意二十多年,堅持傳承正宗風味,法包購自工廈批發商,「好多酒店都問佢攞貨。」許穎頤娓娓道來,麵包脆卜卜的原因是即叫即焗,三菜四肉、色彩繽紛的餡料亦是老闆們傾盡心思的傑作。除了越南扎肉、德國鹹豬手、滷水腩肉等餡料外,肝醬也是特別調配,許生把豬肝及豬肉攪爛,再落胡椒粉、雞蛋、花奶等調味料拌勻,加進一個長方形容器中蒸熟,經急凍後再切片,整個工序要花一整天,絕對是三文治中的精髓,但它不是放在面層,「黑色啡色放在面頭冇咁好睇,通常豬手擺底,再放腩肉、肝醬,白色扎肉放面頭,賣相較好。」最後放上自家醃製的青瓜和甜酸蘿蔔,他亦會把包烘好了才落瓜,「熟咗冇咁脆口。」
多年來,添記除了吸引外國遊客光顧,亦有食家蔡瀾、蔡少芬及已故的沈殿霞等明星光顧,客人亦可指名加上指天椒,許穎頤表示,蔡少芬會夾三條切碎的指天椒作配料。這裏亦有不少單車友客人,有的喜歡買大件切開與人分享,有的愛買小件自己吃。這次Hughes選了小件,還吃了三件春卷,「之前和朋友來,還有帶單車團時,通常外賣至附近公園享用。」首次在店內品嚐,和老闆閒話家常,容易把食物碎屑掉到地上,老闆卻說不要緊,這就是舊區的隨性。
第二至四站:踩車補給站 來一杯凍latte
食飽後,Hughes從佐敦踩到石硤尾,為了賞景及拍照,他決定挑戰體能,踩到美荷樓旁邊,把單車鎖在附近街道的欄杆,走到晨運徑上百步樓梯,登上約90米高的嘉頓山,觀賞九龍西360度景致。嘉頓山之名,當然是因1938年建成的嘉頓工廠大廈而來,昔日的製包工場原址,今時今日設有烘焙展覽示範中心。此外,它又叫窩仔山或喃嘸山,是不少龍友拍攝日落美景的好地方。Hughes有時從觀塘或尖沙嘴踩來這裏,「早上樓景清晰,藍天白雲,夜景更是萬家燈火,環境幽靜,情侶或三五知己來談心也不錯。」這天舉頭望見深水埗、荔枝角一帶陽光普照,石硤尾卻烏雲密佈,他匆忙下山,帶單車找個舒適地方暫避。
騎了五分鐘至白田邨附近,大多是舊式店舖,細看下終於找到和文青Hughes十分配搭的地方。路邊的小盆栽、精緻的小木枱凳,這半開放式的咖啡店TOOLSS為他送上一口清泉。一杯凍latte除了提神解渴,咖啡由埃塞俄比亞、印尼、盧旺達的咖啡豆調配而成,細味一口,即可品嚐熱愛咖啡的老闆阿揚的執着。嫌踩得未夠喉,Hughes帶大家到最後一站南山邨,更推薦必定要在前平台空地的拱形攀爬架拍照。還需醫肚的文青,可考慮光顧士多買小食,或在冬菇亭嘆茶吃點心,甚至瞓住吊床食甜品,梗有一款啱你口味。
facebook:Bike The Moment
記者:梁慧琳
攝影:鄧鴻欣、林栢鈞
編輯:李寶筠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