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籽:軸心人物】
談到子女學習等話題,總會觸動大家的神經。不斷有年輕人不堪學習壓力自殺、家長豪花2,500萬送女兒入名校之類的報道,一副鐵漢形象的錢小豪卻拒絕做怪獸家長,既希望兒子錢穎德多頂嘴,亦讓他選擇另一條路,「學業重要,但戶外運動會讓他成長。」錢小豪年輕時參與很多賽車運動,亦鼓勵兒子參與小型賽車,目的並非培訓兒子做車手,而是從中學習面對壓力。
錢小豪一向的形象,是藝人、很懂車、有高超的駕駛技術,以及是一名硬朗的鐵漢子。如此推斷,身為父親的他,應該是嚴父,誰知完全相反,錢小豪在兒子面前沒有絲毫嚴厲,反而柔情居多,與他在螢幕上的感覺完全相反。他說自己和大眾一樣,在傳統家庭中長大,與父親沒談很多,他不希望這種相處方式延續到自己與兒子身上,所以會與兒子多溝通。站在錢小豪身旁的,是他與妻子丘倩鳴所生的兒子錢穎德。現年13歲的錢穎德高頭大馬,身形健碩,毫無弱不禁風的感覺,一看就知是愛運動的小伙子。看着他們二人像朋友般傾談,實在不似父子,錢小豪說他們二人甚麼都會談,兒子亦向他透露很多心事,這令他很欣慰。
現今小孩大多愛打機,性格較自閉,錢小豪笑言兒子亦有類似情況,為了阻止他沉迷下去,便鼓勵他參與戶外運動。現今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兒女專心讀書,放棄戶外活動,錢小豪卻反其道而行,一年前更鼓勵兒子參與小型賽車活動,他說只有透過戶外活動,才能訓練小孩子的身心。「我希望他從小開始面對比賽,面對群眾。他能克服比賽的壓力,日後做不同事情、進行人生很多決策時,都能夠適應到。」
不建議當全職車手 駁嘴要講道理
自小開始接觸不同運動,越野單車、小型賽車、跳舞、泰拳等等,錢穎德在小型賽車的表現出色,更在中國小型賽車比賽的深圳站獲得第三名。兒子獲得好成績,做父親的當然高興,但錢小豪不建議兒子成為職業賽車手,「他當成興趣就好了,就算要起步,他也過了年紀,其他職業車手7、8歲時已經參與不同賽事,而且大多有豐富機械知識,他們試車後會與機械工程師說甚麼部份有問題,並非只懂得快就可以做到。」父子相處總有磨擦,錢小豪承認兒子不斷長大,開始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偶然會頂嘴。可是錢小豪想兒子有意見時肯表達,「年輕人要長大,要去表達自己的意願,可能我們以前會說是多嘴,不准駁嘴,但我反而希望他頂嘴,當然要講道理,不能將歪理當真。」
兒子自覺幸運 望父親少吸煙
看到他們父子的相處模式,讓記者更好奇兒子的想法,便立即訪問錢穎德。錢小豪為了不讓兒子感到有壓力,便不再參與訪問。
錢穎德很了解自己比其他同年齡的朋友幸運,當朋友們都拼命讀書時,他有很多機會學習及接觸不同運動,亦令他與朋友們開始缺乏話題。「我發覺朋友和同學沒甚麼時間玩樂,全部都是做功課溫書,冇得出街。」雖然在小型賽車中獲得獎項,但他並未打算在這方面發展。「我的汽車知識仍不豐富,比不上父親,對於未來,我暫時未有甚麼想法,想在這數年間再嘗試多一點才決定吧。不過18歲生日後,我一定會去考車牌的!」他笑說。
問錢穎德覺得錢小豪是一位嚴父嗎?他沒有立即回答,低頭沉思後說:「不是。」他們二人真的無所不談嗎?錢穎德再回答:「是的,我基本上甚麼事情也會跟他說。」再問他覺得錢小豪有甚麼缺點,這位小伙子再次沉思,然後說了句:「我希望他別吃這麼多煙。」窩心程度100分,真希望錢小豪能夠親耳聽到。
改揸七人車 偏好Levorg STi夠舒適
儘管錢小豪說自己多年沒有接觸新車,由跑車變到駕駛七人車,但記者還是找來兩台車,分別是BMW 125i M Sport和Subaru Levorg STi讓他試駕,兒子試坐,觀察二人對車的愛好是否類似。試駕過後,錢小豪說自己傾向選擇Levorg STi,雖然馬力與125i M Sport相比稍遜,但喜歡它的車頭設計較惡,而且乘坐感較舒適,避震亦不太硬。但他強調有此選擇是由於自己年紀大了,若然回到二十多歲,必定會愛上125i M Sport,馬力隨傳隨到,反應靈敏,而兩台車的體積都適合在香港駕駛。本來期待兒子有不同的選擇,豈料他與父親持相同意見,這兩父子的親密程度可見一斑。
記者:梁立勤
攝影:楊錦文
編輯:李寶筠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