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臨近暑假,不少年輕人四出求職。消委會引述今年一宗個案指,事主應徵作上門寵物美容師前,付3.8萬元接受40至60小時的職前培訓,最後僱主開出的工作合約卻突然加入抽佣、推掉公司轉介工作需賠償等事主不願接受的條款,事主不忿,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
合約加不利事主條款
事主葉小姐在網上看到C公司的上門寵物美容師招聘廣告後,報名參加該公司的入行座談會。C公司的職員表示,葉小姐入職前必須接受40至60小時培訓,課程分三種,最高級課程的畢業生每次工作可獲500元至700元薪金,首半年平均月薪可達到1.5萬元。
葉小姐付款上課,但一直沒獲安排簽工作合約,幾經追問才獲一份簡單合約,條款卻有事前未經說明的不利條款,如公司要抽佣金、推掉工作要賠償等,事主向消委會求助及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
另外,消委會在今年首5個月,接獲3宗有關模特兒工作或星探的投訴。有男士在街頭遇上「星探」,對方邀請事主為飲食節目試鏡,但被監製批評演技不自然。職員及後稱會免費為事主提供培訓,但要先支付8,800元製作個人照片集。
事主付款數天後發現支付的8,800元是培訓費,懷疑受騙,向消委會投訴,終只取回一半金額。 消委會提醒,扮招聘個案很多時都採用上述舊手法,希望暑假找工作的人加倍小心。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