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午夜,原本等候這刻向悠然安居中山三鄉的阿姐送上大壽祝福,福禍與共,大壽前兩個晚上急病,阿姐被送進醫院,診斷為腦幹出血。
初時清醒,隨後進入昏迷狀態……次天她家人哭泣和淚轉告,太突然,自己猶如掉進冰寒深淵,尋不着話兒安慰,心情找不到底。
本欄曾亦寫過阿姐Joana,取題「勿講上海話的上海婆」,阿姐當時已工作及居住上海十多年,她的家,也是同聲同氣講廣府話的廣仔與港仔們的家,飯局頻頻,節慶尤甚,家在香港、多倫多、溫哥華、澳門、廣州……的大伙,猶似搭伙食,自出自入。
那時的我兵分好幾路,香港、倫敦、多倫多、廣州、北京、杭州與上海不斷地轉,不斷膨脹兼患人來瘋的上海漸失本來非常吸引,獨一無二的Old Charm,然而與大伙相聚阿姐的家成為重大引力,就是公幹到杭州也特別跑去上海飛回港,只為與阿姐俱樂部仝人匆匆短聚。
那些上海歲月: 端午節、6月15日阿姐生日、中秋節、大閘蟹季節、冬至、聖誕節、新年,不過農曆新年她必回香港與囝囝、近年添加的孫仔及弟妹們共慶。
遙記上海,阿姐堅站重要位置,她曾經是那些年、我們的磁石。
年前大病手術過後,阿姐深知人生苦短,決定退下一人之下,千百人之上高薪厚職,逐步淡出。久未回港長居,怕難習慣,心思港珠澳大橋快將動工(當時),數十年大江南北走遍,只怕身體不適,認定環境水平頗高,價廉物也美的中山誠安樂居,日後年事再高有什麼頭暈身㷫即飛車大橋回港治理。
這決定,也將本來一幫唔識講、唔識聽上海話的上海佬、上海婆吸引到中山,置樓安居樂悠悠。年中兩次,多選歐洲與好友擇定某個城市,例如威尼斯、翡冷翠,賃屋一住個多月,天天散步觀光鑽菜市場買當地食材煮道地菜為樂。人生行到這得心應手的一步,更可提早退休與營營役役切割,真大福氣。
六月十五日阿姐大壽,原本與我們命名為「長情」的群組成員來小店 123,歡聚慶祝……如今只好將祝壽詞轉為祈禱祈求上天眷顧老好摯友,站起來啊,大步𨈇過,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