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鄭詠欣今年13歲,是一名小五生,除了小一時延遲一年入學,二年級時又曾經留班,問她讀書成績,坦言「科科中下」,更不諱言「我理得你咩成績,最緊要開心」,即使母親大人在場,仍然面無懼色。妹妹呢,考試96分也被媽媽斥責。唯一一件事,詠欣不可任性的,就是不可以吃楊桃,因為楊桃含有微量神經毒素,腎病患者因為腎功能較差,無法將毒素排出體外,輕則手痺腳痺,重則會隨時會暈倒。
記者:金敏琍 攝影:周子淳、張鼎和
詠欣天生嚴重腎衰竭,腎功能只得百分之十幾,自出娘胎,醫生已經對鄭母明言「佢生活一日,你就陪佢開心一日」,打從幼稚園開始,隔日要到醫院洗血(血液透析,洗腎方法一種),每次4小時。「返學,去醫院,返學,去醫院」,問到童年回憶,詠欣如是說。
9歲那年食過一次詐糊(未能通過配對),兩個月後又有好消息,這次成功換腎,是人生最好的聖誕禮物,鄭母以「開心過中六合彩」來形容,當事人則第一時間想到「可以去遠啲地方玩」,而她口中所謂遠的地方,是指長洲。從前只有返學、醫院、返學、醫院的生活,終於可以加入去街玩的好日子。
成功換腎者雖可以停止洗腎,但不代表可一勞永逸,腎病患者仍需長期作戰,除了要吃一輩子的抗排斥藥,還要時刻小心護腎,因為不擔保可用一輩子,分分鐘要第二次經歷再洗腎、再排隊換腎之苦。
長期病患確會使人意志消磨,更何況只是個小女孩?但詠欣沒有「想當然地」成為弱者,每談到從前患病的種種,她反而處處流露出倔強一面。記者問她這個病影響發育,令她成為全班最矮,詠欣不屑一顧:「妒忌有乜用?我唔識妒忌。」面對經常要打針,她一笑置之:「打咪打囉,驚佢呀!」就連腎的痛苦,她都以正面面對:「扭計嚟咪又係無用,不如開開心心!」
可是口裏倔強,身體卻很誠實,即使有再大的眼睛,也眶不住亮晶晶的淚水,但嘴巴仍堅持自己「死都唔會喊」,原因是「喊嚟咪又係咁」,反而理直氣壯地說:「要喊都係佢(媽咪)喊,唔係我,嘩,自己個女有事,唔喊唔得喎。」鄭母隨後偷偷稱,女兒過度堅強,「我仲心噏」。
多年來,大小手術已經做過十來次,其中開肚試過三次,「(個肚)好花!」鄭母說女兒肚上的疤痕是難以避免的,詠欣亦偷偷給記者看過肚子,「以前會怨個天,依家唔會」。詠欣也深知自己是個幸運兒,「有得換(腎)已經好好,知唔知?呢個世界上好多人都冇得換」。
捱過一關又一關,幸而這個天真小女孩從沒想過向現實低頭,她的志願是做護士,希望救人,但擔心身高太矮無人請;沒想過做醫生,原因是「覺得自己會醫死人」。平日放假就會跟妹妹玩護士與病人遊戲,拿出真正的血壓機替妹妹量血壓,每天定時服藥,喝大量開水,小心護腎,繼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