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償失】
經濟不景,企業為節省成本,資訊科技(IT)部門往往成裁員的「炮灰」。九巴和國泰航空先後以外判及重組為由,多名IT部員工「被離職」;本月初東亞銀行裁員180人,當中也涉及IT部員工。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直言,若企業只求慳錢裁減IT員工或外判工作,隨時因小失大,「遲啲就會後悔,項目管理得唔好,甚至會爛尾」。
莫乃光指出,發展資訊科技可為企業帶來長遠的成本效益,無論短期或長期都要投放資源,因屬開支部門,而非如銷售等「搵錢」部門,故當經濟環境轉差,經常成企業首要裁員目標。
政府外判開壞先例
但莫乃光批評這是過時的管理觀念,「只係為交數、交幾多人出嚟,覺得(IT)係成本,就斬咗佢先」。他直言,若企業只求一刻慳錢,削減有關開支或將工作外判,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項目管理得唔好,甚至會爛尾;外判畀人,又要搵人管,可能成本仲高」。莫乃光表示,除經濟原因外,政府對創新科技的發展,尤其人力資源方面,「冇做過任何嘢」;更帶頭外判政府的IT工作,私人企業爭相仿效,造成惡性循環。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