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棄】生有限活無限 芷妍奮力過每天

【永不放棄】
生有限活無限 芷妍奮力過每天

「由行得變唔行得,係有唔開心,但已成事實,既然改變唔到,我唯有坐喺度話畀人聽,困難係要去面對,嘥時間亂諗嘢,不如迎接每日挑戰!」27歲的芷妍自幼患上罕見的「脫髓鞘病」,神經系統受損不良於行,還經歷父母棄養、復康宿舍迫遷及病魔種種折磨,但她未有氣餒,更早已原諒父母。她冀盼以自身經歷勸勉年輕人,勿隨便放棄生命。

記者:張珮琪 梁瑞帆 莫家文

芷妍8歲發病,行路跌跌撞撞,其後手腳僵硬,無冷熱感覺,甚至四肢痙攣,確診患上脫髓鞘疾病,由於神經系統受損,病情越趨嚴重,她試過在家中腦癇發作須送院。鑑於父母離異,父親另組家庭,母親又要獨力照顧同樣患有脫髓鞘病兼自閉症的弟弟,結果芷妍的少女時代都在特殊學校渡過,22歲後入住復康中心,從此過着一個人的生活。

惟噩運並未遠離芷妍,去年初她患有睡眠窒息症,睡覺須用呼吸機輔助,院舍以她行動情況轉差為由勸喻遷走,轉往醫院療養,每日對住一兜19粒藥丸,怕食藥的她安慰自己在食聰明豆,食了可延長壽命。

靠電動輪椅代步的她,每星期抽一天出外處理生活事務,別人可能好快完成,但她仿如參加馬拉松競賽,下午在醫院出發,先拿大袋衣服等候有低地台的巴士到沙田巿中心磅洗,再轉搭港鐵往上水住址取信,然後趕去超巿買平價生果留作未來數日食用,期間只夠時間匆匆去街邊小店買魚旦小食當晚餐,務必趕在晚上8時前回醫院。

經常要兜路、等𨋢,芷妍的EQ比常人高幾倍:「上天畀咗呢個考驗我,話畀身邊人聽,唔係樣樣嘢唔得,係你自己去唔去爭取。」她的輪椅掛了很多吊飾,其中一張黃色「Never give up」標貼最顯眼,原來是逛年宵時檔主送她,「佢話一定好得番嘅!真係好番到好似之前咁就冇可能,一個人照顧到自己已經夠㗎喇!」

病魔折磨軀體,同時磨練求生意志。她承認患病初期接受不了無法走路的現實,有尋死念頭,「我諗過好多方法(自殺),真係唔得嘅時候,就坐低寫下自殺原因、有咩好處,有首歌叫《陽光‧雨》,『(歌詞)風雨總會停…新聞又報道誰輕生……若放棄當個人,真的太笨,怎可作不必要犧牲?走得過癮,剩低幾個傷心?』總有一個人會為你傷心、為你喊,你有冇考慮過佢感受呢?」去年她六度染上流感及肺炎,高燒不退,徘徊生死邊緣,最終靠其個人意志克服,醫生都讚歎:「你啲意志真係勁!」

近年青少年自殺引起社會關注,芷妍冀用自身經歷勸勉年輕人:「點解唔畀多個機會自己、畀多個機會人哋對你好?唔係一碰到唔如意就要輕生,其實好似我呢種人好想生存落去,但有啲嘢我想做都做唔到,會唔會試下降低自我要求呢?」雖然受脫髓鞘病困擾,長期坐輪椅導致腰酸背痛,加上身體機能不斷下降,但她堅持每日如常繼續走這條崎嶇不平的人生路,絕不言棄。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曾從S0013「復康用品專戶」撥款助「芷妍」購買貝可芬泵,並從其善款支付復康用品、呼吸機、電動輪椅及醫療費用。「芷妍」很感謝「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及善長對她的關顧及襄助,使她可開展新生活。關顧主任將繼續跟進其所需。

「芷妍」暖流之友編號:C3615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facebook專頁: 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暖流之友,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亦接收《蘋果日報》捐出的1%盈利作為善款,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均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暖流之友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善長意願,把善款轉交指定暖流之友。然而個別暖流之友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絡,甚或暖流之友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