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經常跟自己說我與世無爭,得過且過就可以了,否則做人做事,都希望成功,對於實現目標心裏有一份熱切的渴望,這個達成目標的動力,不是貪婪貪得無厭,而是做人應有的「饑餓」感。 企業顅問John Brubaker 認為,「饑渴」 沒得傳授,有則有,沒有則沒有,但饑餓的人看着他們總是跟其他沒精打彩的不一樣,明眼人很快就可察覺出來,而作為一個老闆,找到並懂得提攜饑餓的同事,更能凸顯自已的領導才華,並一起 達到成功的目的,同心同德。
1. 沒有退路
饑渴的人,沒有預留下台階給自己,盡管他們不是沒有輸的可能,也不是沒有準備,但不會把大半的時間在擔心輸了會如何如何。
2. 自我提昇
「夠好了」對他們來說永遠不夠好。假使他們背後沒有熱切的渴求,沒有饑渴的感覺,「夠好了」就真的是夠好了。
3.找到答案
渴望達到目標的人,他們自己會找到方法去做,否則只是找借口做不到。渴望成功的人,只會為成功找方法,不會為失敗找借口。
4. 本身是動力
渴望成功的人不用你提醒他,他們渴望做到,本身就是動力。要人提醒的,只是等待別人給指令,動力是外在,不是自發。
5.饑渴的人看見成功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可能性。在他們眼中,每一個小小的缺口都是成力的機會,由於他們相信並看見可能性,所以也會敢於冒險,邁出重要的第一步,不會像其他人裹足不前。
參考資料: https://entrepreneur.com
記者:陳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