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站崗硬啃紙盒 新垃圾桶遭封口 市民:令更多廢物隨地放

首日站崗硬啃紙盒 
新垃圾桶遭封口 
市民:令更多廢物隨地放

【本報訊】食環署昨在全港各區更換800個垃圾桶,新垃圾桶投入口較舊款縮小一半,僅略大於半張A4紙。由於桶口太窄,市民棄置紙箱、報紙時,垃圾往往塞在桶口,動彈不得。有商戶批評新設計不實用,憂慮市民不會因新垃圾桶而減少丟垃圾數量,反而丟棄更多大型垃圾在桶外,污染環境。環團促政府加強宣傳、執法,令大眾明白垃圾桶與垃圾徵費的關係,以達到減廢效果。
記者:廖梓霖

灣仔一細口垃圾桶「當值」首日即遭紙盒封口。何頴賢攝

目前採用的垃圾桶口為37厘米乘19厘米,新的垃圾桶投入口較舊的縮小一半,僅23厘米乘15厘米,貼有警告稱不可把垃圾棄置在垃圾桶旁、頂部。食環署昨先在港島區灣仔港灣道、金紫荊廣場、九龍彌敦道、青衣一帶更換新垃圾桶。由於桶口太窄,有市民在港灣道棄置一個紙盒,盒身即塞在桶口,妨礙其他人丟棄垃圾。旺角的新垃圾桶更有被揉成一團的報紙,因體積太大無法投入桶口。

環團斥宣傳不足

商戶、市民普遍不理解更換垃圾桶的用意。在旺角亞皆老街、西洋菜南街交界報紙檔任職的莊女士指,不少商戶經常把拆掉的紙皮箱拿到垃圾桶棄置,「因為垃圾站太遠,售貨員當值行唔開,就會拎嚟街邊丟。」她認為商戶不會因改變設計而減少丟棄垃圾數量,或只會把紙皮摺細、剪成小塊再丟棄,憂慮新設計不方便途經的拾荒者,「咁細個口,摷到成地都係垃圾,反而影響衞生。」
在灣仔上班的陳先生不認為縮細垃圾桶口有助減廢,反而擔心助長棄置大型廢物在垃圾桶外的歪風,「唔會因為拎住垃圾好耐,而唔製造垃圾。」陳小姐指,旺角區每日「盛產」大量垃圾,桶口變小或反而令垃圾不易丟中,影響環境,她批評政府源頭減廢工夫不足,以夏天凍飲受歡迎為例,她建議政府應着手減少使用即棄塑膠杯數量,「淨係收窄個垃圾桶口,乜作用都無。」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指,政府正準備垃圾徵費,改用「細口」垃圾桶旨在減少市民在垃圾桶丟棄俗稱「糯米雞」的大型袋裝垃圾,是減廢的硬件配套。他認為,商戶把「糯米雞」放在公眾垃圾桶內,此行為迴避應付的垃圾處理費用及責任,變相由納稅人代交垃圾費,並不公道。朱贊成改用細口垃圾桶,但批評政府的宣傳不足,強調政策需相應監督及執法,才能收到成效。

巿民心聲

陳小姐(審計師)
「桶口變咗反而令垃圾唔易丟中……政府源頭減廢工夫不足,淨係收窄個垃圾桶口」

莊女士(旺角報販)
「新設計唔方便途經嘅拾荒者,(垃圾桶)咁細個口,摷到成地都係垃圾,反而影響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