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兩宗教育新聞,再一次看到特區教育制度病入膏肓,教育局和學校作為服務提供者,已不能讓家長和同學滿意,被挑戰的情況只有增無減。
其一是有在職家長自發組成「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認為現時全日制小學「已經變晒質」,親自為學校寫報告,推出「另類家長指南」,表揚愉快學習的學校,長遠冀爭取家長於教育政策話語權。
其二是一群銘賢書院同學,不滿校方強制增加補課時間和更單方面宣佈新學年起更改上課時間,延長上課時數,剝奪同學休息和自由時間的權利。他們在校門外掛上「正視學生訴求,聯署要求對話」的橫額,並發起簽名行動要求與校長陳綺雯直接對話。
家長發起的行動,顯示的是現今教育制度過份重視考試成績,苦了孩子、苦了家長。孩子要應付的功課和考試壓力已剝奪了他們正常的遊戲和休息時間,早前家長群起反對的校本評核(TSA)正是要說給教育局聽:廢除TSA,還孩子健康成長的童年;令家長憤怒的是教育局充耳不聞,換湯不換藥繼續推行TSA。
家長們看清楚了教育局的蠻橫無理、受夠了官僚作風,「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應運而生,不想下班後還要輔導子女繁重功課至夜深,親子時光也被消失;更不想見到小學內的孩子在高壓的學校紀律下,休息時間被減少、午膳時間被安排做功課,學校生活完全放棄愉快學習原則,只懂為成績操練,為考試而生活。
校方專制迂腐 學生不盲從
銘賢書院的同學們也站出來自救!校方根本沒有諮詢同學,一意孤行地改動上課時間的安排。學校其實已經強制加設大量拔尖班、補底班補課,校內考前考後模擬試等為操成績的課後活動,學生壓力已無限大,現在再加課時、延長近一小時,是否想迫同學不堪壓力而崩潰?
銘賢校長陳綺雯的回應,當然又是「為學生好」、延長常規時間表其實「老師已有共識」等迂腐說法;更批評學生「不應將事件鬧大」。特區很多校長還保留在六、七十年代的「校長便是小皇帝」思維,專制治校;看不到這個二十一世紀的民主推進氛圍、聽不到年輕人已建立了不會盲從、講求民主參與的獨立思考,以為還可以愚弄家長和同學?早應被淘汰了!
三年前的「反洗腦教育運動」已喚醒了家長和同學,要站出來自救;去年的「反對校本評核」讓家長更清醒,不能坐以待斃。香港的教育制度千瘡百孔,梁振英欲豪花10億「一帶一路」獎學金,資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來港就讀,卻罔顧本港教育資源短絀問題;教育局出了一個「唔得掂」局長,教育政策錯漏百出;辦學團體、校長和教師受教育局箝制,被迫配合劣政。
家長、同學要站出來發聲,團結一致,為自己、為下一代,爭取改革,還孩子一個「開心校園」,健康成長!
韓連山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