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0,是NBA總決賽頭四場比賽,勇士與騎士的後備球員總得分分野,就算騎士在第三戰大勝30分,該仗後備得分也不及勇士。其實論牌面,騎士後備兵並不差,但他們全被漠視,或者與教練路爾(Tyronn Lue)用兵,以及一眾主力打法有關。
季中由魔術轉投的費爾(Channing Frye)原被視為騎士最具威脅的後備,這位前鋒具備三分外投能力,是拉開對手防線的利器,他在東岸決賽場均貢獻九分,平均每場攻入2.3個三分球;但他在總決賽前四場只累積入兩分。至於莫茲哥夫(Timofey Mozgov)、莫威廉士(Mo Williams)更消失得無影無蹤,勉強只得老將謝菲遜(Richard Jefferson)交到功課。由於路夫在第二場被H班尼斯(Harrison Barnes)批踭打到出現腦震盪症狀,謝菲遜在Game 3正選上陣並交出「準雙雙」九分、八籃板。
占士、K艾榮如黑洞
騎士後備在總決賽啞火,與路爾用兵過份保守有關,勒邦占士在總決賽平均上陣40.3分鐘,事實上,騎士的「ball movement」亦完成及不上勇士,後備兵難獲良好出手機會。當然最大原因是騎士兩大主力勒邦占士及K艾榮就如黑洞,特別在關鍵時刻往往在「iso」戰術單打鬥獨,隊友猶如觀眾,怎能跟勇士比拼後備力量。文:牽牛